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評論 > 熱點評論

物種故事 | 螺螄,不是螺螄!

媒體:博得生態中心  生物多樣性故事  作者::小旗魚   專業號:夢竹 2021-12-09 16:15:53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腹足綱 Gastropoda

目:古囊舌目 Architaenioglossa

科:田螺科 Viviparidae

屬:螺螄屬 Margarya G.Nevill, 1877

種:螺螄 Margarya melanioides G.Nevill, 1877

“螺螄成為保護動物,嗦螺螄粉或違法!”“新的保護物種名單出臺,螺螄赫然在列!你還敢吃炒螺螄嗎?”大概從去年初夏開始,這些令人心驚的文章標題時不時出現在我的新聞首頁,相信吃瓜群眾們看到這些文章,心中也會充滿擔憂、困惑抑或是質疑。好在很快專業學者就聯合新聞媒體進行了澄清與辟謠,告訴公眾保護名錄中的螺螄并不是我們食譜中的螺螄。站在當下來看,這些科普工作是頗有成效的,以至于筆者想在網絡上找一些反面教材都費了好一番工夫。

螺螄不是螺螄,到底怎么回事?先說說餐桌上常見的螺螄。在華中、華南的許多地方,人們都把田螺或者其他生活在淡水中形似田螺的物種統稱為螺螄。這些淡水螺的共同特征就是產量大、味道鮮,是人們日常喜愛的食材。在這些“螺螄”中,最常見的有中國圓田螺、中華圓田螺、方形石田螺等數種。其中兩種圓田螺形態類似,貝殼大且膨圓,而方形石田螺通常在3cm左右,貝殼較尖,棱角明顯。各種螺螄中又數方形石田螺分布最廣、產量最大、在餐桌上出鏡率最高。廣西著名美食螺螄粉,絕大多數也是使用方形石田螺作為原料。

圖片

(中華圓田螺、方形石田螺以及用它們烹制的菜肴)

在西南邊陲的云南省,滇池、洱海、陽宗海、瀘沽湖等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星羅棋布。這些湖泊孕育了許多種大型田螺,湖邊的居民祖祖輩輩捕撈這些田螺來食用。先民們把吃剩的螺螄殼堆積成山,形成貝丘。后人把這些成堆的螺殼和進泥土,作為建房筑舍的材料。當地人對這些大田螺的統稱,也是“螺螄”。近代的生物學家在研究這類大田螺的時候,根據當地人的叫法,給它們擬定的中文名就叫做螺螄。只是彼時的學者不會料到,一個普普通通的中文名,會在數十年后的互聯網平臺上引起一陣輿論風波。

圖片

古人吃剩的螺螄殼堆積成山。一個有趣的細節:這些螺殼的頂部都被去掉了,以便食用時輕松地把肉吸出來,和我們今天吃田螺的方法如出一轍。

圖片

(螺螄殼筑成的墻壁)

云南高原湖泊中的各種螺螄,分類較為復雜,目前的研究把它們分為三屬共九個物種,其中之一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角,不久前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螺螄 Margarya melanioides。如果不想引起混淆,也可以稱呼它為普通螺螄。

高原的先民采食螺螄,空殼堆成山,而今螺螄卻變成罕見的保護物種。令人唏噓的是,從日常食物到瀕危物種,整個過程歷時不到半個世紀。在1964年出版的《我國的貝類》一書中,對螺螄的描述如下:“螺螄是在湖底匍匐生活的,必須用拖網才能捕到。在滇池,漁人用特制的‘螺螄網’進行捕撈……在滇池水底生長非常密,每網可以拖得數百個乃至數千個。”這時讀者可能擔心,是不是捕撈過度讓螺螄瀕危了呢?書中又寫到,滇池大量捕撈螺螄已有數百年歷史,漁民通過限制捕撈時間和網眼大小來保持螺螄種群繁榮,加之螺螄四季均可繁殖的習性,讓這種大規模捕撈可以長期存續。那么在這本書出版后的數十年間發生了什么讓螺螄種群急劇衰退?

圖片

罪魁禍首在于水體污染和外來物種。經濟的騰飛促使一座座工廠、一個個旅游景區在云南的湖泊邊拔地而起,這些地方產生的廢水、廢料排入湖泊,必然對湖中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近些年生態文明的理念讓人們開始采取措施,力求讓這些湖泊重回清澈。或許經過數年的努力水可以變清,但那些受影響的物種,就很難預計何時能恢復曾經的生機了。外來物種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原產于南美洲、在我國南方泛濫成災的福壽螺進入云南的湖泊,和當地的螺類競爭食物與生存空間。雖然螺螄繁殖迅速,但也難敵福壽螺。螺螄的悲劇在和它相近的另外八個物種上重復了八次,其中有很多比螺螄的境遇更加兇險——例如2017年才被命名的緇衣璽螺螄,因為生活的湖泊被大面積填平作為旅游景區而喪失了棲息地。據當地居民所說,緇衣璽螺螄的活體已經多年無人見到,或許這個物種在被學界正式記錄之前就已經滅絕了。

螺螄一名引起誤會與紛爭的背后,是一個瀕危物種進入保護名錄的歷程,也是云南高原淡水螺保護邁出的重要一步。保護云南的螺螄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而那些常見的田螺也應當合理捕撈取之有度。不論螺螄還是螺螄,我們都應該留給它們充足且優良的棲息空間,讓它們一代代繁衍生息。

閱讀 225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