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生 物多樣性及瀕危植物調查-江西篇
江西省地處亞熱帶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山水眾多,地貌多樣,自然條件優越,野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江西有野生高等植物5117種,約占全國總數的 17%,其中,苔蘚類563種,蕨類435種,裸子植物31種,被子植物4088種;國家Ⅰ級、Ⅱ級珍稀瀕危植物有落葉木蓮、資源冷杉、閩楠、伯樂樹等,擁有中國特有維管植物124種。同時,以廬山植物園、南昌植物園、江西省林科院為代表的遷地保護中心,保存了大量的野生植物遺傳資源和種質資源。
2021年4月22-27日,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組織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的專家與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針對江西省南昌、廬山、井岡山、遂川縣、贛縣、南康等地區的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及鄉村開展生物多樣性及瀕危植物資源分布調查,包括:江西省林科院種質資源庫、南昌植物園、廬山植物園、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遂川五斗江國家級濕地公園。
成立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華東極小種群植物遷地保護基地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原名靜生生物調查所廬山森林植物園,始建于1934年,是由老一代著名的植物學家胡先骕、秦仁昌、陳封懷老師創建的中國第一座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占地面積5000余畝,現發展為廬山本部、鄱陽湖分部和南昌科研中心三個園區。已建成杜鵑園、松柏區、蕨苑、樹木園、溫室區、巖石園、獼猴桃園等17個專類園區,遷地保育植物5500余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80余種,特別是在杜鵑花屬植物、松柏綱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引種保育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因歷史原因,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已被納入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不太適合其自身定位和發展,建議廬山植物園功能區位部分調出風景名勝區。
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調研
井岡山杜鵑 Rhododendron jinggangshanicum Tam
皺葉杜鵑 Rhododendron denudatum Lévl.
羊躑躅 Rhododendron molle (Bl.) G. Don
云錦杜鵑 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
七葉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Smith
華南五針松 Pinus kwangtungensis Chun ex Tsiang
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Pilg.
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于1981年,主要保護對象是中亞熱帶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地質景觀及歷史文化遺跡。共有高等植物2475種,其中苔蘚植物67科159屬336種;蕨類植物39科86屬294種;裸子植物6科8屬11種;被子植物158科1834種。其中,具有代表性物種包括:黃山松、金錢松、鵝掌楸、金縷梅、香果樹等。
在與保護區負責人的溝通中調查組了解到,目前保護區與廬山植物園均面臨著傳統人工栽培的柳杉林向自然恢復為天然林改造上的政策瓶頸和技術難題,亟待解決。
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
鵝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ent.
金錢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J. Nelson) Rehder
獨花蘭 Changnienia amoena S. S. Chien
油麻藤 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
凹葉厚樸 Houpoëa officinalis 'Biloba'
香果樹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江西省林業科學院依托各級科研項目和國家種苗工程,及與國有林場合作共建等形式,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10個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面積2000余畝,其中國家級2個(油茶、竹類),省級2個(油料樹種、珍稀樹種),藥用植物、桂花、木通種質庫共3個,合作共建杉木、楠木、泡桐種質庫3個。
調查組了解到,江西省林科院在種質庫建設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但也面臨著資金不足和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困難,在座談過程中,中國醫學科學院張本剛研究員和中央民族大學龍春林教授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和項目申請等方面均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江西省林業科學院調研
木通 Akebia quinata (Houtt.) Decne.
浙江紅山茶 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
臺灣泡桐 Paulownia kawakamii Ito
觀光木 Michelia odora (Chun) Noot. et B. L. Chen
天女花 Oyama sieboldii (K. Koch) N. H. Xia et C. Y. Wu
花櫚木 Ormosia henryi Prain
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江西省中南部的井岡山市境內,總面積為15873公頃。氣候、植被、土壤垂直分異明顯。屬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內植被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等12個植被類型,92個植被群系,維管植物達340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資源冷杉等4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36種,井岡山特有植物24種。
調查組通過實地調查了解,該保護區藥用植物資源豐富,一些有潛在價值的藥用種類亟待引種開發。調查組建議以國有林場的轉型發展為契機,建設珍稀植物種質資源圃,結合林下經濟重點開發利用藥用植物、芳香植物等綠色產業。
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植物園
細莖石斛 Dendrobium moniliforme (L.) Sw.
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L.) J. Sm.
伯樂樹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青錢柳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
臺灣吻蘭 Collabium formosanum Hayata
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西部的羅霄山脈。遂川縣古稱龍泉,著名的原木材積表“龍泉碼”就誕生于此。以珍稀瀕危物種資源冷杉、南方鐵杉、閩楠及典型中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鳥類遷徙關鍵通道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3個植被型組,91個植被群系。有維管束植物共計216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收錄的有25種。
調查組發現,該區域內“資源冷杉”成熟個體較少,幼樹也為數不多,屬極小種群。目前保護區對該物種的就地保護措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建議保護區應面向廣西和湖南學習保護經驗和培育技術。
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方鐵杉 Tsuga chinensis (Franch.) E. Pritz.
短萼黃蓮 Coptis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 W. T. Wang et Hsiao
遂川五斗江國家級濕地公園建于2019年,生態環境和多樣化濕地景觀資源融為一體,其中,茶盤州楠木古樹群享譽全國。該公園以濕地的科普宣教、濕地功能利用、濕地文化等為主,具有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等多種功能。
調查組建議,該濕地公園中現有大量保護完好的楠木古樹群落,具有深度開發生態產品的價值。
遂川五斗江國家級濕地公園
閩楠 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
調研過程中調查組分別與各保護區、江西省林科院、南昌植物園、國有林場進行了座談。各單位分別介紹了在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就地保護現狀、種質庫建設、科研發展、野生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調查組經過研討,對江西省的野生植物保護和利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議林業部門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政策制
度體系建設,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原則,開展珍稀植物資源的本底調查,建立健全植物資源產品的價值實現機制,加大國家財政資金的投入,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江西樣版。
二、充分發揮江西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植物資源,探索建立國家科研機構與地方合作模式,優先在保護區、國有林場等開展野生植物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野外回歸的科學研究,在南昌植物園建立華東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遷地保護試驗基地,科學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工作。
三、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就藥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的繁育、科學回歸和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四、利用多種渠道提高政府公眾對野生植物保護的重視程度,推動植物物種多樣性納入地方保護政策重點支持范圍,打造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典范。
五、加強對江西省野生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社會宣傳。
END
專家組
李修平|余小發|李潤明
張本剛|龍春林|齊耀東
彭炎松|謝明華
責 任 編 輯
李姍姍|崔致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