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可以“好雨”知時節更多出力協助鄱陽湖度“枯”
據報道,9月23日6時鄱陽湖區代表性水位站星子站,水位退至7.10米,比該站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低水位2004年2月4日的7.11米,又低了0.01米。特別是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長江中下游仍無明顯降雨過程,鄱陽湖水位還是持續走低的趨勢。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9月23日7時發布枯水紅色預警,提請沿岸相關單位及社會公眾加強防范應對,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和生產、生態用水需求等。
無論社會用水還是生態用水都以常態為主,也就成了習性習慣,特別的枯水就需要特別的適應,從這個意義上講,形勢還是有一定的嚴峻性。當然人是主動的,辦法比較多,一年莊稼也差不多都長成了,繼續發展中的旱情應該不會對經濟社會構成多大實際影響。但現在的野生動物,其分布可以說是大面積典型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包圍中的星星點點,尤其水生態系統還是人與自然在共用,適宜棲息活動的地域不多,可供選擇趨利避害的范圍有限,大多只能在原地找出路應對環境脅迫。鄱陽湖特枯水位,除占種群絕大多數的長江江豚受開闊水域面縮減效應的影響外,馬上就到候鳥云集越冬季了,取食和生境選擇的不同,對多種類候鳥越冬的影響可能喜憂參半,“喜”當然好,“憂”就是問題。
鄱陽湖是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河流的尾閭,入湖水量占到出湖入江水量的85%以上,說明對鄱陽湖水量的貢獻遠大于長江倒灌的貢獻。單是贛江的徑流量,就超過1.5個黃河的徑流量,而黃河居然還承擔著全國15%耕地、12%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養育的湖泊濕地也很多。鑒此,在有關部門繼續調度長江上游水庫群包括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向長江中下游多放水的同時,鄱陽湖上游五河是不是得通過幾百座水庫向湖區放更多水,全力以赴幫助自己的“孩子”度過枯水難關呢!
水,事實上并非可以長久留存有用的固定資產,天總是要下雨的。君不見許多水庫平時舍不得放水,一到多雨時爭分奪秒放水,有的加大了下游洪水壓力,有的來不及騰空庫容,大水漫壩、沖壩險象環生。所以,面對旱情水庫多蓄水、多存水,除了使旱情嚴重化外也沒有多大用,還不如順天應人,如同好雨知時節一樣,在下游最需要水的時間段多放少蓄,也就是真正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