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種子性狀數據庫:彌補全球數據空白的關鍵一步
植物性狀是表征環境適應策略與資源分配模式的關鍵指標,為理解物種分布、群落構建及生態系統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礎。近年來,全球及區域尺度的植物性狀數據庫不斷完善,推動了宏觀生態學、功能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發展。然而,現有數據庫主要聚焦于葉片等生長器官,種子、果實等繁殖器官的記錄相對不足,形成顯著的數據短板。此外,數據的地域分布極不均衡,部分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數據匱乏,進一步加劇了大尺度生態學研究中的地理偏倚問題。中國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擁有逾3.5萬種維管植物和多樣化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生物資源促使了大量本土研究的開展,相關成果刊載于眾多中文期刊,積累了數量可觀的植物傳播體性狀數據,卻因語言障礙和獲取渠道限制尚未被國際學界廣泛利用。
為突破植物傳播體性狀數據在數量和地域分布上的局限,學科組構建了中國種子性狀數據庫(Chinese Seed Trait Database, CSTD),系統整合了694個中文數據來源,包括681篇期刊論文、10本專著和3個在線數據庫,共收錄110451條數據記錄,涵蓋3897種植物(隸屬1416屬、214科),涉及118項性狀,覆蓋中國全部生物區系。
圖一 各式各樣的種子形態(學科組拍攝)
圖二 中國種子性狀數據庫的結構框架
數據庫由三大核心模塊構成:
(1)采樣地點信息,包括地名、地理坐標和氣候數據。79%的記錄包含地名信息,66.3%具備精確地理坐標,數據分布橫跨45.6°緯度和6000m海拔范圍,具備顯著的大尺度應用潛力。
(2)物種信息,包括分類單元、生活型和生長型。數據庫廣泛覆蓋植物類群,其中接近40%的物種擁有10種以上性狀記錄,為系統發育比較分析提供基礎。
(3)性狀信息,包括性狀名稱、具體數據及其單位。CSTD收錄的性狀涵蓋形態、生理、化學、物候、數量及傳播六大類,為全面描繪種子性狀綜合征和解析植物繁殖更新策略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圖三 中國種子性狀數據庫的地理及系統發育分布
中國種子性狀數據庫屬于完全開放獲取,用戶可通過Shiny交互式網頁平臺在線瀏覽、篩選和下載數據。歡迎自由使用,使用后請務必引用原文(Wang HY, Chen XL, Chen SC. 2025. Chinese Seed Trait Database: A curated resource for diaspore traits in the Chinese flora. New Phytologist 247: 1-6. http://doi.org/10.1111/nph.70296)
CSTD通過整合中文文獻中海量而分散的傳播體性狀數據,有效填補了全球植物功能性狀研究中的Raunki?ran短缺,為植物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的宏觀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未來,CSTD將持續更新和拓展,誠邀全球植物學家、生態學家及相關研究人員共同參與數據庫的建設與完善,推動數據共享與集成,促進全球種子性狀信息的全面整合與深入應用。
該研究近日以“Chinese Seed Trait Database: A curated resource for diaspore traits in the Chinese flora”為題發表于主流期刊New Phytologist。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宏觀生態學學科組博士研究生王昊羽為論文的第一作者,陳思翀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南昌大學本科生陳雪琳參與了數據庫收集工作。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引才計劃的資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