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制作麻醉藥的植物——顛茄和曼陀羅:孫英寶植物科學畫科普(54)
能制作麻醉藥的植物——顛茄和曼陀羅
作者:孫英寶
顛茄是茄科顛茄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歐洲,20 世紀 30 年代引入我國,目前在浙江、山東、湖南、河南等地均有種植。 顛茄植株富含托品烷類或莨菪類抗膽堿能神經傳導生物堿,如阿托品、莨菪堿和東莨菪堿。顛茄的根或根莖和葉均可藥用,可用于鎮靜、麻醉、止痛、鎮痙、減少腺體分泌、擴大瞳孔等。應該警惕的是,顛茄中的生物堿都有劇毒,即顛茄植株是有毒的。植物學家林奈在給顛茄定名時,以希臘神話中掌握生殺特權的女神“阿托巴”(Atropa)作為其屬名,提示顛茄的毒性;而它的種名“貝拉多娜” (belladonna),即“美麗的婦女”,則表達了顛茄對婦女的擴瞳美容效果。據報道,兒童若誤食 3 或 4 個顛茄漿果,就會引起口干、惡心、嘔吐、興奮、不寧和幻覺,所以顛茄藥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和監護下進行。顛茄是莨菪堿及東莨菪堿最主要的商業栽培藥源,也是 2015 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的托品烷類生物堿藥源植物。臨床上,東莨菪堿比莨菪堿毒副作用更弱、藥效更強、價格更昂貴。顛茄植株中東莨菪堿的含量比莨菪堿低很多,培育高東莨菪堿顛茄一直是行業追求的目標。
曼陀羅屬的植物是茄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全世界約有 16 種,多數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分布于溫帶,分布于我國的有曼陀羅、毛曼陀羅、洋金花、木曼陀羅 4 種。曼陀羅全株有毒,在農作物收割時易將曼陀羅種子混入糧食中,一旦被人畜誤食,可能會引起中毒,嚴重者甚至會死亡;適量的曼陀羅有鎮靜、鎮痛、麻醉的功效。曼陀羅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莨菪堿、東莨菪堿及阿托品。被稱為中國文化史之謎的蒙汗藥就是用曼陀羅制成的。以洋金花(曼陀羅花)為主藥的靜脈復合麻醉法,其主要成分為東莨菪堿。曼陀羅也是提取莨菪堿和東莨菪堿的藥用資源植物,由于其藥用的相對安全性,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顛茄(戴越繪圖)

曼陀羅(孫英寶繪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