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綜合資訊

先進典型|青海省自然保護地先進典型事跡展—侯元生

媒體:青海林草  作者:內詳   專業號: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1-09-24 15:52:42

圖片

先進人物—侯元生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信息宣傳科科長

圖片

侯元生,1994年從部隊復員后分配到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至今,在保護區工作期間分別從事過保護、科研、科普宣教、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現任信息宣傳科科長。

最熟悉保護區本底的人。為了摸清保護區資源本底,在全國生物標本數字化整理整合項目的支持下,侯元生組織開展保護區數字生物標本的采集、制作、整理,共制作數字化標本1萬余份,收集歷史資料,不斷收集更新保護區生物物種信息,完成保護區鳥類名錄編制、植物名錄編制、獸類名錄編制。

構建起保護區的監測體系。青海湖作為國際重要濕地和高原內陸湖泊濕地類型的保護區,水鳥監測工作是保護區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科學有效的開展水鳥監測工作對保護區意義重大。2005年至2006年間侯元生在與中國林業科學院環志中心的鳥類專家合作過程中,對青海湖水鳥地理分布狀況和水鳥時空分布狀況有全面準確的掌握和了解,在此基礎上侯元生為保護區合理規劃確定了24個水鳥監測樣點,并根據不同時期青海湖水鳥的分布情況,準確劃分了青海湖水鳥的春季遷徙期、夏季繁殖期、秋季遷徙期、冬季越冬期,制定了不同時期的水鳥監測工作重點,2014年又通過與中國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的項目合作,將24個水鳥監測樣點納入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示范樣點。通過這項工作的開展保護對水鳥的動態變化、水鳥種群變化趨勢、棲息地狀況有了實時準確的掌握,為青海湖水鳥保護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2007年在侯元生的提議和帶領下保護區開始植被監測工作,根據青海湖不同植被類型的分布在環湖地區確定了38個植被監測樣地,通過這項工作的 開展,保護區對植被類型的分布,植被群落的構成,植被生長狀況和植被演替過程有了實時了解和掌握。

青海湖是一個濕地生態系統和草原生態系統共存的保護區,因此,開展草原生態系統的監測十分必要。2014年在侯元生提議和組織下,保護區開展了針對草原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草原鳴禽和猛禽的監測工作,通過多次實地踏查侯元生為保護區確定規劃了6條草原鳴禽監測樣線和22個草原猛禽監測樣線。為確立保護區旗艦物種的監測,為了加強保護重點瀕危物種的保護監測工作,2010年,在侯元生的提議和組織下,保護區將黑頸鶴、普氏原羚列為保護區旗艦物種,同年對這兩個物種的開展了專項監測。2010年在中科院網絡信息的支持下,侯元生與網絡信息中心遙感中心的專家共同組織開展了保護區遙感監測,工作內容包括濕地類型與分布、土地利用狀況、植被類型與分布等大尺度宏觀監測。

圖片

侯元生通過以上的工作和不懈堅持努力,在多家科研院所的支持與合作下,逐步為保護區建立起一個以生物多樣監測和生態環境監測為主干的,涵蓋濕地生態系統指示性物種(水鳥)、草原生態指示性物種(鳴禽、猛禽)、旗艦物種(黑頸鶴、普氏原羚)、植被監測、濕地類型與分布監測、土地利用狀況監測的監測體系。為了規范監測工作侯元生還制定了“四固定、三統一”的監測原則,即固定樣點、樣線、樣地,固定監測時間,固定監測頻度,固定監測人員;統一監測表格,統一數據匯總,統一報告編寫。

為保護區建設與管理出謀劃策。主持編寫2007年至2020年年度監測,10多年間連續不間斷的編寫年度監測報告,通過監測數據,準確、及時反映保護區生物資源分布狀況和變化趨勢,為保護工作提供依據。2012年根據保護區多年來在科研工作、社區工作、保護管理工作、科普工作等方面的成果,編寫了保護區白皮書系列全部7個專題報告,對保護區各項工作做了階段性總結。主持參與編寫保護區多個項目科研報告和項目書以及規劃管理計劃的編寫,《青海湖數字化保護建設》《青海湖濕地恢復項目一期工程》《青海湖濕地恢復項目二期工程》《青海湖濕地定位監測站》《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計劃》《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規》等為保護區項目建設管理規劃做出了積極貢獻。

保護區科普宣教的踐行人。侯元生負責保護區科普宣教工作后,為了使大眾通過了解、逐漸認識、進而熱愛和保護青海湖積極轉化科研監測成果科普化,組織編寫“我的家鄉青海湖”系列科普讀物,《青海湖野花》《青海湖水鳥》《高原舞者黑頸鶴》《南卡的故事-普氏原羚》《斑頭雁的故事》并將這些科普讀物制作成電子書籍;通過視頻資料的收集整理組織編輯系列科普視頻《墨客》《賊鷗》《斑頭雁的故事》《遲鷗》《守鶴》《守鶴2》反映青海湖水鳥生活史和保護的視頻外,還編輯了反映青海湖生物多樣、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工作、人文關懷為主題的6部視頻短片,并將這些視頻發送至各大視頻網站,極大的豐富了科普宣教的內容。

2007年利用青海湖野外視頻監控系統和青海湖候鳥遷徙GPS跟蹤所獲得的數據,通過與中科院科普中心合作,在中國科普博覽建立“鳥島觀鳥”和“跟候鳥一起飛”兩個虛擬數字科普體驗館;2015年與中央電視臺熊貓直播頻道合作,青海湖野外視頻監控系統,以網絡直播的形式進入央視直播平臺,實現了青海湖水鳥集群繁殖地的網絡直播;利用微信平臺推送保護管理、監測巡護、科普宣教、社區工作的實時動態;建立了青海湖門戶網站并與2012年和2014年分別進行了兩次改版升級。侯元生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了保護區科普宣教的多元化和信息化,拓寬了科普宣教的渠道,加大了科普宣教的影響力。

保護區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基地,開展生態環境道德教育是保護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近11年的時間里侯元生組織和開展多次生態環境教育活動,設立了“走進濕地”“認識候鳥”“清清青海湖”等多個自然課堂。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華大學“鳥島支隊”暑期社會實踐,2006年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在保護區掛牌,自此侯元生一直作為指導老師,負責清華大學在青海湖的社會實踐工作,清華大學鳥島支隊從一個剛建立的支隊,到金牌支隊再到清華大學僅有的兩支品牌支隊之一,侯元生見證這支實踐支隊成長。

保護區信息化建設的帶頭人。2007年開始侯元生負責對接保護區與中科院網絡信息中心的合作項目,自此侯元生開始了保護區信息化建設歷程,在十年歷程中通過與網絡中心合作不斷加深合作內容不斷擴展,保護區在信息建設方面形成了以野外視頻監控系統、保護區數據庫、保護區野外巡護系統為主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同時在侯元生的帶領下,保護區形成了一支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監測、巡護、管護的專業隊伍。

保護區科研合作的親歷者。自2005年至今侯元生負責和參與的科研合作項目有“數字化生物標本整理、整合”“青海湖禽流感預測、預警”“青海湖候鳥遷徙跟蹤研究”“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示范項目”“青藏高原鳥類應急反應機制研究”,在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侯元生拜專家為師向專家請教,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

閱讀 35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