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 - 寧夏林業篇
習近平主席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的賀信中指出:
土地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重大生態問題。公約生效 21 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荒漠化防治取得明顯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世界上仍有許多地方的人民飽受荒漠化之苦。這次大會以“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為主題,共議公約新戰略框架,必將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防治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我們要弘揚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預防為主,堅定信心,面向未來,制定廣泛合作、目標明確的公約新戰略框架,共同推進全球荒漠生態系統治理,讓荒漠造福人類。中國將堅定不移履行公約義務,按照本次締約方大會確定的目標,一如既往加強同各成員國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三北防護林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 1978 年 11 月,在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下,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建設重大生態修復決策。工程建設范圍包括中國西北、華北、東北 13 個省的 551 個縣市,總面積 406.9 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總面積的 42.4%。工程規劃從 1978 年開始到 2050 年結束,歷時73年,規劃總造林 3508 萬公頃,力爭到 2050 年,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 14.95%,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經過 40 年持續建設三北工程,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 5.05% 提高至 13.57%,活立木蓄積量由 7.2 億立方米提高到 33.3 億立方米,40 年營造林總固碳量達 23.2 億噸,相當于同期中國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5.23%,森林生態效益由 0.48 萬億元增加至 2.34 萬億元。森林植被顯著增加,風沙危害明顯減輕,水土保持取得重大進展,農業生態屏障基本形成。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喬灌草、多林種、多樹種相結合的近自然森林生態系統正在修復和形成,野生動物、植物的種群和數量穩中上升,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維護了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
三北防護林地區是中國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關鍵區域,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目前三北地區主要有植物種類 3500 余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189 種,分布溫帶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寒溫性針葉林等地帶性森林生態系統;野生獸類 200 余種,鳥類 550 余種。三北地區穩中有升的陸生野生動物占 55.7%,其中野馬、藏羚羊等種群快速增加,71% 達到野外種群穩定標準。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力開展造林綠化,有林地面積持續增加,全區物種豐富度及生態系統多樣性不斷提高,使脆弱的生態系統得到恢復,生態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明顯增強,不僅有效地保護了珍稀動植物資源,而且為物種的恢復、種群樹立的增加以及群落的演替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寧夏中衛騰格里沙漠
寧夏鹽池毛頭梁生態治理后
寧夏彭陽肖掌子流域治理全景
寧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賀蘭山位于寧夏與內蒙古兩區交界,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險峻,氣勢宏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 "賀蘭",故名賀蘭山。區域內風光秀麗,林濤陣陣,保護區內集中分布著中國西北地區約 15 萬畝大范圍的云杉林,佇立于主峰放眼遠眺,猶如錢潮洶涌澎湃,“萬壑松濤” 與 “賀蘭睛雪” 交相輝映,自然風光一覽無余。
賀蘭山自然資源富饒,生物多樣性豐富。植被垂直地帶性差異明顯,包含高山灌叢草甸、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種類型。自然分布野生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楊、白樺、油松、蒙古扁桃等 665 種,野生動物有馬鹿、獐、盤羊、金錢豹、青羊、石貂、藍馬雞等180 余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43 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8 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35 種。
賀蘭山作為中國西北地區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不僅是中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中國草原與荒漠的劃境線。賀蘭山承擔著寧夏自治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山勢的阻擋,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阻止了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形成了東部半農半牧區產業,西部純牧區發展,東西兩側氣候差異頗大。
寧夏沙湖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寧夏沙湖作為中國十大魅力濕地、寧夏新十景之一,鑲嵌于賀蘭山下、黃河岸邊,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 42 公里,景區總面積 80.10 平方公里,22.52 平方公里的沙漠與 45 平方公里的水域毗鄰而居,融江南水鄉之靈秀與塞北大漠之雄渾為一體,被譽為 “塞上明珠”。
寧夏沙湖濕地自然資源豐富,物種多樣性極高。生活有脊椎動物 241 種,其中哺乳類 28 種,鳥類 178 種,爬行類 10 種,兩棲類 2 種,魚類 23 種。包含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4 種,分別是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和大鴇,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24 種,如大鯢、角鸊鷈、斑嘴鵜鶘、白琵鷺、紅隼等。濕地植被類型多樣,主要有鹽生植被、沙生植被、水生植被和落葉闊葉林等。分布有維管植物 162 種,其中被子植物 155 種,裸子植物 6 種,蕨類植物 1 種。包含國家Ⅰ級保護植物 1 種,即蘇鐵,國家Ⅱ級保護植物 2 種,分別是沙蘆草和野大豆。
“沙湖慷慨飛百鳥,換得美麗悅人間”。沙湖是著名的候鳥天堂,這里每年都舉辦國際觀鳥節,曾被美國CNN評為 “中國觀鳥首選之地”。每年 3~10 月,近200 種候鳥云集于此,最多時可達百萬只。
寧 夏 林 業 篇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處黃河中上游地區及沙漠與黃土高原的交接地帶,東鄰陜西,南接甘肅,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總面積 519 萬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 0.54%。現有自然保護地 58 處,其中國家級 33 處,自治區級 25 處,包括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沙漠公園、地質公園、礦山公園、自然保護點 7 種類型。
野生動植物
寧夏共有脊椎動物 415 種,其中魚類 31 種,兩棲類 6 種,爬行類 19 種,哺乳動物 74 種,鳥類 285 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51 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8 種,分別是金錢豹、黑鸛、中華秋沙鴨、金雕、白尾金雕、胡兀鷲、大鴇和小鴇,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43 種,如白琵鷺、紅腹錦雞、石貂、猞猁、水獺等。
金錢豹 Panthera pardus
巖羊 Pseudois nayaur
白琵鷺 Platalea leucorodia
白尾海雕 Haliaeetus albicilla
大鴇 Otis tarda
黑頸鶴 Grus nigricollis
遺鷗 Larus relictus
寧夏有高等植物 1839 種,其中被子植物 1790 種,裸子植物 21 種,蕨類植物 28 種。包含國家Ⅰ級保護植物 2 種,分別是革苞菊和發菜,國家Ⅱ級保護植物 4 種,分別是四合木、裸果木,沙蘆草和野大豆。植被類型豐富,包含 9 個植被型 30 個亞型 132 個群系。
寧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沙蘆草 Agropyron mongolicum
裸果木 Gymnocarpos przewalskii
野大豆 Glycine soja
四合木 Tetraena mongolica
森林生態系統
寧夏森林總面積 66 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 1111 萬立方米,森林蓄積 835 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 14.6%。全區共建設森林公園 11 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 4 處,自治區級 7 處。森林公園總面積 3.4 萬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 0.66%,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 2.8 萬公頃,自治區級森林公園 5761.58 公頃。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濕地生態系統
寧夏濕地面積保有量 20.68 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 51.6%,建設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 4 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區 1 處、自治區級 3 處。共建設有濕地公園 24 處,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 14 處,自治區級 10 處。濕地公園總面積 3.7 萬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 0.72%,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 3.15 萬公頃,自治區級濕地公園 5522.42 公頃。
寧夏沙湖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白芨灘國家濕地公園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黨家岔堰塞湖濕地
荒漠生態系統
根據國家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全區沙化土地面積由 165 萬公頃下降到 112.5 萬公頃,荒漠化土地面積由 320.9 萬公頃下降到 279 萬公頃,連續 20 年沙化、荒漠化土地 “雙縮減”,實現了由 “沙進人退” 到“綠進沙退” 的歷史性轉變。
寧夏全區建設有國家級沙漠公園 4 處,總面積 1.6 萬公頃,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 0.31%。建設有地質公園 4 處,其中,國家級 1 處,自治區級 3 處,總面積 1.77 萬公頃,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 0.34%,其中,國家級地質公園 1.04 萬公頃,自治區級地質公園 7346.94 公頃。
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火石寨丹霞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稿 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
責 任 編 輯
李姍姍 | 楚雅南
攝 影
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
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賈建生 | 白云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