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動物資訊

西湖鴛鴦守護者陸建利:用愛織就人與自然的“鵲橋”(組圖)

媒體:杭州網  作者:內詳   專業號:鴛鴦 2025-06-02 14:12:41

“鴛鴦爸爸”陸建利,每天雷打不動騎著自行車出現在西湖邊,眼睛不停地尋找著湖面上的小鴛鴦。

2025年5月的西湖,碧波蕩漾,荷葉初展。清晨6點,天光微亮,一道綠色的身影已出現在北山街的梧桐樹下。他是陸建利,被西湖邊的市民親切地稱為“鴛鴦爸爸”。8年前,他在西湖邊與一窩跳巢的鴛鴦寶寶相遇,從此開啟了一段人與自然的守護傳奇。

投身鴛鴦保護志愿行動后,陸建利發現游客投喂面包致鴛鴦惡性爭斗,且餅干、面包含不適成分危害其健康。基于此,他向景區提議設立告示牌。如今,西湖邊醒目的“請勿投喂”提示,正是他推動生態保護的生動印記。

“鴛鴦是西湖的精靈,守護它們就是守護美好”

2017年5月5日,11只毛茸茸的鴛鴦幼崽從新新飯店旁的樹洞躍入西湖,這是陸建利記錄到的第一窩小鴛鴦。然而,喜悅之余,他也敏銳地察覺到鴛鴦生存面臨的重重危機:游客的隨意投喂、野貓的潛在威脅,都像高懸的利劍,時刻威脅著這些脆弱的小生命。

陸建利在西湖邊給孩子們作科普,同時也告訴大家,保護鴛鴦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投喂、不驚擾、不抓捕,保持距離,靜靜觀賞。

“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人的文化里,它們更是‘美好與愛情’的象征。”陸建利的話語中飽含深情,“唐代詩人盧照鄰‘愿作鴛鴦不羨仙’的詩句,描繪出的美好意境,就是我投身保護事業的初心。”

今年5月,陸建利和鴛鴦護衛隊、景區管理處一同合力救下了一窩無法出洞的鴛鴦寶寶。

在過去的8年里,陸建利與護衛隊的志愿者們風雨無阻,日夜堅守。他們的付出換來了豐碩的成果:累計記錄到150窩、1199只鴛鴦寶寶誕生。如今,護衛隊迎來了第9個年頭,隊伍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熱心的退休工人、充滿活力的大學生,還有盡職的景區保安和公交車司機。在他們的悉心守護下,西湖鴛鴦的存活率大幅提升。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鴛鴦在西湖過冬后,被這里優越的環境所吸引,選擇在此定居,還在附近的樹洞里孕育新生命。

“鴛鴦對棲息地極為挑剔,不僅需要天然樹洞繁育寶寶,還要求有涼爽的荷區避暑和豐富的食物來源。”陸建利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西湖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它們提供了理想的家園。”

陸建利用相機記錄遇到的每一窩鴛鴦,對西湖里的鴛鴦寶寶如數家珍。更讓人敬佩的是,他總能很遠認小鴛鴦是今年的第幾窩,幾號出生的。

取名背后的生態密碼:從“愛心好美”到“尊重自然”

5月23日,陸建利在紫陽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一堂特別的自然課。他用生動的圖片、真實的案例,讓孩子們明白:每一只小鴛鴦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片湖水都值得珍惜。“自然是一個大課堂,孩子們在這里學會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對生命的尊重。”他說。

翻開陸建利的筆記本,每窩鴛鴦都有獨一無二的名字,這些名字背后,藏著一個個溫暖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2017年的首窩鴛鴦取名“杭杭”,第二窩叫“西西”,合起來便是“杭州西湖”;后續的“愛愛”“心心”“好好”“美美”,寄托著“愛心好美”的愿景。2018年,“夢夢”“真真”“圓圓”“滿滿”“歡歡”“喜喜”“平平”“安安”等名字,則源于陸建利的一場夢境和幼兒園孩子們純真的童心。

為了讓自己統計的數據更加準確,陸建利的“眼線”分布在西湖各個角落。在他的微信中,不時有“線人”給他發來小鴛鴦最新動態的視頻。

2025年,為迎接即將在杭州召開的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今年的鴛鴦名字被賦予更深遠的生態意義——“尊尊”“重重”“順順”“應應”“保保”“護護”“自然”,以及以二十四節氣命名的“立春”“雨水”等。

這些名字不僅是代號,更是生態保護的宣言。陸建利說:“名字里藏著我們對自然的敬畏,也提醒人們,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從細微處行動。”

陸建利靜靜地在樹叢中觀察鴛鴦一家,統計新生鴛鴦寶寶的個數。

從西湖到世界:生物圈大會的“中國答案”

鴛鴦的繁衍生息,離不開西湖生態環境的改善。為保護荷花嫩芽,西湖荷區曾架設圍網,卻意外阻礙了小鴛鴦的通行。護衛隊的隊員觀察到,一些小鴛鴦因覓食需要穿過圍網,但小小的身軀時常跳不過去,因此與鴛鴦媽媽走散,而走散的小鴛鴦存活下來的機會微乎其微。

為此,景區水域管理處在孤山北面的荷塘搭建了“愛心橋”,還放低了圍網,讓鴛鴦母子自由穿梭于荷區覓食。這一充滿溫情的設計,也成為西湖生態治理的經典案例。

西湖里的鴛鴦并不怕人。圖為一群小鴛鴦在游船邊嬉戲。

2025年9月,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將在杭州舉辦。這是該大會首次落地中國及亞太地區,預計吸引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代表參會,發布《杭州宣言》及《全球行動計劃(2026-2035)》。

杭州的申辦優勢,不僅在于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生態樣本,更在于其“保護與發展統一”的實踐。“鴛鴦在西湖停留,是因為這里給了它們安全感。”陸建利望著湖面說道。如今的西湖,不僅是鴛鴦的棲息地,更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活教材”。

當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的聚光燈投向杭州,這座千年古城將以鴛鴦為媒,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文明的智慧:保護不是孤立的行動,而是人與自然的雙向奔赴。正如陸建利所言:“我們守護的不僅是鴛鴦,更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閱讀 178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