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理大疫苗獲突破,已簽合同留800萬劑給港澳居民
據港媒報道,新冠肺炎大暴發,全球確診人數逾1800萬人,香港亦正經歷第三波疫情,確診數逾3500人,各地均急盼有效疫苗以解燃眉之急。
據報道,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院校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疫苗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專家在獼猴等動物身上試驗“重組RBD蛋白疫苗“,發現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達100%,且沒有副作用,現已與臺灣的疫苗廠商簽署合同,相信疫苗不久后將可面世。團隊指日后若疫苗投產,期望能為香港及澳門預留800萬劑,實行全民抗疫。
因疫情持續惡化,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員均加緊研發相關疫苗,其中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及內地院校進行的“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為靶點的重組疫苗誘導保護性免疫力“的研究項目,其突破性成果已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
研究文章通訊作者、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康指出,新冠病毒利用表面突出的刺突入侵宿主細胞,造成病毒感染。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教授劉耀南進一步解釋,病毒的刺突與細胞受體的關系猶如“鑰匙“和“門鎖”,是次研發的“重組RBD蛋白疫苗”則猶如“香口膠”般黏住“鑰匙”,讓其無法插入“門鎖”進入細胞,從而阻止病毒入侵。
圖源:香港“東網”
張康表示,研究人員于小鼠、兔子和獼猴等動物身上試驗,發現單劑注射后的一兩星期內,動物能出現強烈而有效的抗體反應,成功率高達100%且沒有任何副作用,“免疫反應非常強”。他又指,未來或可用于受免疫的血清治療受感染者,但新疫苗在人類身上是否有相同的成功率、能否抵抗病毒變異等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
張補充指,有關疫苗的潛在副作用低,而且生產上述疫苗的有關技術與制造流感疫苗的技術相同,因此是現時成熟的工藝,因此有利大量生產并降低生產成本。
劉耀南透露,北美國家、香港特區政府均曾與他聯系,表明對新疫苗感到興趣。團隊已和臺灣最大的疫苗制造廠簽署合同進行中小型生產,他已向廠商提出要求,若成功研發新疫苗,需為港、澳兩地預留800萬劑疫苗,協助兩地居民共同抗疫。
被問到相關疫苗的研發成本,團隊回復指,用于臨床測試的相關費用包括臨床研究機構(CRO)、毒理學和試行工廠的初始成本可以高達一億元。若以十萬人參與的大規模臨床試驗,及大規模制作來計算,成本可高達五六億元。不過,團隊強調,與現有疫苗生產商合作,可使用既有的基礎設施以節省成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