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政府生物多樣性 > 綜合動態

全文實錄丨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媒體: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  作者:宣傳教育處   專業號:袁帥 2025-07-03 08:52:46

6月30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主題為“夯實生態環境法規標準基礎 護航龍江綠色發展”。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與標準處處長劉欣欣作情況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廣來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

歡迎參加省生態環境廳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夯實生態環境法規標準基礎 護航龍江綠色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近年來,我省在生態環境法規與標準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今天,我們邀請到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與標準處劉欣欣處長,圍繞法規標準體系完善、生態損害賠償改革、環境健康推進及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等工作,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同時還邀請到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李廣來副院長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請劉欣欣處長介紹有關情況。

劉欣欣: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見面交流,在此,對各新聞媒體、社會各界長期以來給予全省生態環境法規與標準工作的關注、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也借此機會,就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法規與標準方面的工作情況作簡要介紹。

法治在構建和完善生態文明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和保障性的作用。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法治保障作用,強調“要完善法律體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要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等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構建科學嚴密、系統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法治體系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全國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筑牢了美麗龍江建設的法治根基。

一是持續完善生態環境法規標準體系建設。聚焦構建嚴密的生態環境法規標準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初步形成了涵蓋水、大氣、輻射、固廢等主要環境要素的地方法規體系。目前,我廳牽頭制定實施的地方性法規共有4部,分別是輻射、大氣、水、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同時,我們緊跟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進程,加快制定我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目前已形成初稿;市級層面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有16部,特別是七臺河出臺的《煤矸石污染環境防治和綜合利用條例》是全國首部防治煤矸石污染的地方性法規,為實現煤城綠色循環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在標準方面,加快實施地方環境標準升級行動,重點推進國家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任務,引領綠色轉型,為龍江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納入重要改革事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改革成果上升為國家意識,為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聚焦案件“篩查率、啟動率、辦結率”等關鍵指標,圍繞制度建立、辦理質效、損害修復等重點任務,積極推動改革進程。截至2024年底,我省共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740件,辦結730件,辦結率達到98.6%,其中,伊春鹿鳴礦業尾礦庫泄漏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涉及賠償金額九千余萬元,是我省首個由省級政府作為賠償權利人、經一次性磋商、全部履行到位的案件,使當地受損環境得到有效修復,生動詮釋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理念。該案被生態環境部評為2023年度全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發揮地方探索對全國性改革的帶動作用,為其他省份辦理同類案件提供了寶貴龍江經驗。

三是加力推進生態環境健康。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保護和改善環境最終的落腳點體現在保障公眾健康上。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把推進環境健康作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美麗中國重要論述的具體舉措,制定印發我省《“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實施方案》,從環境健康風險監測評估、居民環境健康素養、環境健康管理對策、技術支撐能力、環境健康專業人才等5方面重點內容,進一步鞏固提升環境健康工作能力和水平。“十四五”期間我省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為17.1%,高于國家15%的目標(環境健康素養:指公民認識到生態環境的價值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了解生態環境保護與健康風險防范必要知識,踐行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備一定保護生態環境、維護自身健康的行動能力),數據顯示我省環境健康基礎較好,這也為后續政策優化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同時,我們積極開展環境健康試點創建工作,伊春市在2024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試點城市,將在生態環境健康領域持續探索推進。

四是著力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主動融入經濟發展大局,連續4年出臺“生態助企”幫扶政策措施,全面落實不見面審批、互聯網審批,政務服務事項承諾辦結時限壓縮至法定辦結時限的19.3%,即辦事項比例超過40%,審批效率處于全國靠前序列。在全國率先實施行政許可告知性提示,在企業登記流程中推送可能涉及辦理的生態環境領域行政許可事項,推出審批事項“遠程導辦”服務,減少辦事企業跑動次數。2023年我廳出臺的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若干措施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之一,進一步激發了生態環境系統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熱情。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將法治工作融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全過程,持續增強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保障。

謝謝。

主持人:謝謝劉欣欣處長的情況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舉手提問。

答記者問

黑龍江日報:“十四五”期間,我省生態環境立法工作成效顯著,地方性法規體系不斷完善,請問這對我省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有哪些重要意義,接下來,還有哪些具體舉措?

劉欣欣: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十四五”是我省生態環境立法工作的一個重要階段,這期間,我們共出臺了2部省級生態環境地方性法規,分別是2023年12月1日實施的我省水污染防治條例、2025年1月1日實施的我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標志著生態環境法治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水污染防治條例》針對我省地域特點,從加強防治冬季融雪劑污染,加大對畜禽散養密集區的畜禽糞污防治力度;總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典型案例整改經驗,明確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加強對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壓實地方政府治理責任,要求未達標地區政府制定限期達標規劃、可申請執行更嚴格的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推進水質持續改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聚焦無廢城市建設關鍵任務,通過建設無廢細胞、固廢一體化集中處理設施以及工業園區內企業間實現固廢高效循環利用等方式,確保無廢城市建設見責見效;針對我省煤矸石山數量多、堆存量大等問題,采取多途徑綜合利用、制定消納計劃等方式實現減量;落實“兩新”要求,建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體系。“兩新”就是指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兩部條例的出臺,為我省治污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完善生態環境地方性法規體系建設,密切關注國家生態環境法典制定審議進程,對已形成的《我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從篇章結構、制度建設、責任落實、創新舉措等方面進行及時調整,按照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立法計劃工作安排,全力推進,加快構建具有龍江特色的生態環境法規體系。

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騰訊新聞:通過剛才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取得的一定成效,特別是伊春鹿鳴尾礦庫泄漏案例,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典型案例,請問,我省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中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會如何深入開展相關工作。

劉欣欣: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今年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行10周年,應該說,我省在改革中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更多的還是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各部門的統籌推進和各市地的積極探索,積累了一些好做法、好經驗。

一是加快制度創新步伐。省級層面構建了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規定為主,損害修復后評估驗收管理辦法等制度為輔的“1 6”制度體系;各市地不斷完善配套舉措,均構建起調查處理行政處罰和刑事案件時,同步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調查的“一案雙查”模式。哈爾濱市、佳木斯市制定索賠流程、示范文本,規范案件辦理各環節要素,推進可回溯管理。

二是部門協作更趨緊密。全省形成了生態環境部門統籌協調,自然資源、林業草原等14個部門共同參與的推進體系,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合力推動改革任務。伊春市、綏化市突出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協作配合,加大跨行政區域、全流域環境損害案件的協調辦理力度。大慶市、雞西市加快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民事責任同步追究。牡丹江市、七臺河市強化線索篩查與移送,不斷拓寬案件來源渠道。

三是修復舉措不斷豐富。采取貨幣賠償、異地修復、勞務代償等方式靈活開展生態修復。鶴崗市蘿北縣石墨園區15家企業,集中使用賠償金,共同打造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公益綠化帶。雞西市探索將煤矸石山治理納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疇,兩年內助推12處煤矸石山完成修復,該案例得到央視報道。伊春市在鐵力建立全省首個省級生態修復基地,填補了我省異地生態修復、集中生態修復的空白。大慶市局與市法院聯合建立2處修復基地,為賠償義務人提供多種修復場景。各市地都在積極推進,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鞏固工作開展成效,組織各市地加快生態修復進程,探索多元替代修復方式。

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人民網:環境健康是當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請問今年我省在環境健康方面有哪些重點工作?

李廣來:謝謝您的提問。環境與健康關系很密切,環境健康很重要,通過環境健康素養監測,能提高公民的核心素養,它不僅是關于“知道什么”,更是關于“能做什么”。提升全社會的環境健康素養,對于建設更健康、更公平、更可持續的未來至關重要。今年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工作推進實施。

一是實施全省居民生態環境健康素養監測。根據國家安排部署,居民生態環境健康素養監測每三年進行一次。我省分別在2019年、2022年啟動第一次、第二次監測工作。今年將開展第三輪監測,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雞西、伊春市等城鎮居民區和農村居民居住點,連續開展監測,準確掌握我省居民環境健康情況。

二是加快推進伊春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建設。伊春市申請成功了“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為建立好試點工作,通過建立專項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與技術幫扶,提升試點工作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深化實踐經驗積累等措施。通過試點建設探索環境健康監測、調查及風險評估制度的實施路徑,為國家及我省相關制度的健全提供實踐樣本。

三是開展環境健康科普宣傳推廣。圍繞上述兩項核心任務,我們將綜合運用現場宣講、科普資料發放、新媒體傳播等多元渠道,系統開展環境健康知識普及工作,著力提升公眾對環境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與參與度,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環境健康的良好氛圍。

中國新聞社:我們關注到省生態環境廳已經連續四年出臺“生態助企”服務舉措,今年我們又出臺了相應的舉措,請問今年出臺相應政策措施基于哪些考慮,主要內容是什么?

劉欣欣: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我廳已連續多年出臺生態助企政策措施,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的工作舉措,今年的政策立足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兩個職責定位,注重從項目的生成到發展全過程服務,圍繞市場主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布局、綠色動能等關鍵因素,構建實施生態助企“四有四工程”服務體系,即深度聚焦“引領有高度、審批有速度、幫扶有力度、監管有法度”四個目標方向,全面實施“前端引領、數智賦能、定制服務、法治護航”四個工程,著力打造服務綠色發展的生態環境營商新品牌、生態服務新高地。

首先呢就是實施前端引領。通過環境分區管控成果運用、加強建設項目投資引導、開展危廢項目告知提示等四項舉措,提升市場主體綠色發展的含金量。

二是實施數智賦能。通過推行許可事項遠程導辦、環境健康預警監測、無感執法監管等三項舉措,服務市場主體綠色發展動能。

三是實施定制服務。通過提升環評專業素質能力、強化環評要素保障、開通“環企直通車”、推行“入河排污口環評一件事”等八項舉措,打造多元化、便捷化服務模式,實現行政部門和企業同步降本增效。

最后就是實施法治護航。通過實施分級分類執法監管、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規范自由裁量權等五項舉措,做到監管執法柔性有為,為綠色發展騰挪更多優良空間。

目前,省級通過“百名專家進百企”活動,為重大項目、重點園區提供生態環境技術保障,現場幫扶累計13次,技術幫扶覆蓋13個市(地)、18個產業園區、23家重點排污企業,累計解決問題199個。各市地積極開展政策宣講解讀,針對重點開發區進行面對面宣講,了解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加快釋放政策紅利,持續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深入挖掘“小切口”服務企業創新舉措,探索更多提升服務質效的有力舉措,并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

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主持人:今天的提問環節就進行到這里。感謝二位嘉賓的出席,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我們真誠地期盼各位媒體朋友,始終聚焦我省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的創新舉措與豐碩成果;深度挖掘并全面報道我省在綠色龍江建設中展現出的責任擔當和積極實踐,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匯聚力量,共同書寫美麗中國的龍江答卷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閱讀 10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