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在用錯誤的數據抗擊疫情
今年1月初,美國馬薩諸塞州在其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數據上增加了一組新數據。該州開始區分因新冠病毒感染而住院的患者,和那些因其他原因住院,但碰巧也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
雖然美國的新冠肺炎病例正在減少,死亡人數也在放緩,但全美一半以上的人已被感染。截至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突破100萬例。
由于疫苗接種和之前感染獲得的免疫屏障,新冠肺炎的致死率或有所降低。正因如此,美國的政客、衛生專家和普通人對疫情的態度也在發生改變。
但他們作決定時依賴的信息是有缺陷的,或者說至少是過時的。
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因于美國支離破碎的公共衛生系統。彭博社稱,即使在花費了數十億美元、造成100萬人死亡之后,美國衡量病毒風險的方式在過去兩年里也沒有多大改善。
住院人數是一個重要指標——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制定公共衛生規則的新標準正是取決于此。但如果新冠病毒真的卷土重來,了解社區防疫的脆弱性將至關重要,但美國的數據系統卻難以做到這點。當更多的人停止檢測或選擇居家檢測而不主動報告時,這將成為預防工作的難題。
“住院人數”不是長期有效的衡量標準
統計住院人數一直是衡量疫情狀況的最佳方法之一。但美國官方公布的病例數低估了患病人數,并把幾乎沒有癥狀的感染者與重病患者混為一談。只有死亡人數是最終的統計,但這一指標沒有任何預測價值。而住院人數卻能反映衛生系統的壓力和財務成本,以及對那些住院數周的病患的影響。
在疫情開始的頭一年半,統計住院人數是一種簡單的辦法:在疫情暴發期間入院的幾乎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都被算作是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但在去年年底,由奧密克戎變體引發的新一輪疫情中,情況發生了變化:大約一半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是由于其他原因住院。
只有少數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部門研究過這個問題。哈佛醫學院的一個團隊檢查了醫療記錄,將“因新冠病毒感染”住院的患者和“伴有新冠病毒感染”而住院的病人區分開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個團隊也做了同樣的研究。今年早些時候,紐約州和馬薩諸塞州開始在數據中區分“因新冠病毒(for)”和“帶有新冠病毒(with)”住院的病人。所有人都發現同樣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從疫苗或之前的感染中得到了保護,“帶有新冠病毒”住院的患者在美國疾控中心的統計數字占有很大的比例。
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杰弗里·克蘭(JeffreyKlann)說:“這意味著,隨著疫情的演變,美國沒有計算出防治新冠肺炎的真實成本。由于美國疾控中心和許多州將住院治療作為疫情風險的核心衡量標準,這也意味著他們使用的數據過于死板。”
缺乏統一有效的健康信息系統
彭博社稱,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社區級別”指南,是推薦或減少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的基礎,但該機構并沒有在“患有”和“伴有”等關鍵數據上做好區分。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RochelleWalensky)在2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該機構已決定不向醫院詢問這些細節。她說,大多數地方不能或不愿報告這些病例,新冠肺炎陽性患者會給醫院帶來同樣的控制感染的負擔。然而,這兩種患者對有限的醫療資源的壓力是不同的,比如ICU床位、呼吸機和醫護人員等。
瓦倫斯基說,她預計美國醫院將停止對每個患者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實際上無法區分”。
這可能是真的,這也符合美國疾控中心的模式,該機構有時會回避本可以提供更清晰觀點的數據收集工作。2021年,在疫苗接種工作進行了幾個月后,美國疾控中心決定停止計算輕度的疫苗突破性感染的數量,稱這種計算如預期的那樣,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一決定使該機構無法清楚地看到疫苗的效力何時開始消退。
其他國家正在收集“患有新冠肺炎”與“伴有新冠病毒”的醫院數據——例如,英國會定期發布這方面的數據。但他國的防疫成果更加凸顯了美國的不足:由于缺乏一個全國性的健康記錄系統,美國一次又一次地在收集數據上陷入困境——無論是住院情況、測試、疫苗效力還是其他指標——這些數據本可以更好地反映疫情狀況。
社區疫情如“潮汐中的沙堡”
調查顯示,超過90%的美國人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免疫保護。這包括66%已經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口。
盡管美國有相對詳細的疫苗接種記錄,但關于感染者的數據要少得多,尤其是在個人或社區層面。這導致了很難判斷哪個區域的保護力度最強,哪個區域的保護力度正在減弱,哪個區域已經出現了漏洞。
這種不斷變化的免疫力可能意味著一些地方受到的沖擊比其他地方更嚴重。2021年,隨著疫苗在美國各地推廣,弗吉尼亞州的研究人員開始追蹤該州不同水平免疫力的影響。
弗吉尼亞州的東北部早早地接種了大量疫苗。而該州西南部的農村則沒有。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員布萊恩·劉易斯(Bryan Lewis)說,當德爾塔變種病毒來襲時,該州東北部基本上幸免于難。
然而幾個月后,奧密克戎變種來襲時,結果就完全不同了。該州東北部的病例激增,但西南部的疫情則要溫和得多。情況發生了逆轉。疫苗曾在早期保護人們免受感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效力略有減弱。因此在該州西南部,許多人曾患病,但那些幸存下來的人在病毒卷土重來時得到了相對較強的保護。
那么,如果今年晚些時候新一波疫情襲擊美國,而群眾的免疫保護已經減弱,會發生什么?
劉易斯說:“我們不知道目前民眾的免疫力是什么情況。”他將每個社區比作潮汐中的沙堡。“想想海浪沖擊海灘的情景,你的沙堡有多高?”
由于美國從來沒有建立過任何國家健康記錄系統,也沒有將疫苗記錄與健康記錄聯系起來,因此,美國民眾只能依靠研究人員去估計之后他們的免疫力如何。
新檢測標準或能提前預防疫情
盡管自疫情開始以來,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一直是一項挑戰,但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更復雜的階段。用于檢測報銷的資金已經到期,而且許多病例癥狀輕微,這意味著在醫院或其他可能被統計的“官方”檢測點出現的病例會很少。美國的病例統計已經變得更加不可靠。
美國官方的檢測能力日趨減弱,發現危險的方法卻越來越少。
當地時間2022年5月5日,美國加州,當地的新冠檢測地點。
美國一些州和城市正試圖改變這種狀況,他們采用了新的檢測方法就能發現感染,而不依賴“人”這種不可靠的數據源。他們建立了采集污水樣本的網絡來檢測病毒。通常在新冠肺炎患者在檢測呈陽性的幾天前,就能在他們的排泄物中檢測出病毒。對廢水進行采樣可以提前預防疫情。
美國疾控中心廢水檢測項目負責人艾米·柯比(Amy Kirby)說:“廢水監控的優勢在于不依賴于人類行為,雖然疫情會動態變化,這仍然是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
爭論:防疫主體是“集體”還是“個人”
美國每天仍有300多個死亡病例。現在的易感人群和疫情剛開始時沒什么不同,都是老年人、體弱者和有基礎疾病的人。
曾幫助領導紐約市應對新冠肺炎工作的杰伊·瓦爾瑪(Jay Varma)稱,在美國,關于是“我們一起”對抗病毒,還是“每個人單獨”面對病毒,正經歷著激烈的討論。
彭博社稱,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國家,但另一方面,它也存在著不平等。
瓦爾瑪說:“來自被公共衛生邊緣化的社區很有發言權,他們說,‘你們正在把我們拋在后面,我們的生命不重要’。而另一邊的人會說,‘停止接觸追蹤吧,這根本沒效果’。實際上,追蹤密接者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比爾·哈納奇(Bill Hanage)的觀點則更強硬一些。他說:“你說美國弱勢群體有辦法,他們真的有嗎?如果難以獲得醫療服務,你將如何進行新冠檢測?即使你有了檢測的機會,處方藥又從哪里來?”
據悉,美國政府已經啟動了一項計劃,允許新冠肺炎患者快速獲得抗病毒藥物。但與此同時,免費的口罩仍然匱乏,用于疫苗、藥物和檢測的應急資金已經用完,美國政府只購置了在新一輪疫情中可能需要的部分藥物。
(編譯自彭博社、NBC News)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22年第9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