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5.2:留給全球塑料條約的時間不多了
北京,2025 年 7 月 30 日——下周,世界各國政府將在日內瓦舉行最后一次全球塑料條約談判(INC-5.2)。世界風云變幻,談判如履薄冰。此前,全球塑料污染條約談判多次因難以達成共識而受阻。部分國家一直在利用共識機制,阻礙有意義的進展。
全球塑料污染條約的談判早已超時,而每耽誤一天都有 3 萬噸塑料流入我們的海洋。如果不能在INC-5.2上達成一項強有力的條約,解決這一危機的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而昂貴,對全世界的人們來說也更加危險。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合作撰寫的新報告《塑料、健康和同一個地球 》(Plastics,Health, and One Planet),綜合分析了近200項最新且最重要的期刊論文,分析了塑料污染——尤其是微塑料和納米塑料以及相關的高風險化學品——對人類和環境健康造成的潛在風險。報告顯示,微塑料和納米塑料以及塑料添加劑與一系列生物效應有關,如內分泌紊亂和與激素相關的癌癥(如乳腺癌和睪丸癌)、生殖和生育障礙以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雖然研究仍在繼續,但目前的證據足以支持啟用預防原則:即使缺乏絕對的科學確定性,只要識別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就應當采取行動,以避免未來更大的危害。
"預防原則曾成功指導了多項國際協議的制定,特別是 1987 年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當時各國在科學尚未完全定論之前就果斷采取行動,限制了臭氧層破壞物質的使用,從而預防了數百萬皮膚癌病例的發生,并促進了臭氧層的恢復。伯明翰大學生態水文學和生物地球化學教授 Stefan Krause 博士說:"基于這一先例,我們敦促各國政府和談判者達成一項以科學為基礎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不僅要通過在全球范圍內禁止和逐步淘汰最有害的塑料產品和化學品來從根源上解決塑料污染問題,還要將保護人類、野生動物和環境健康作為一項核心職能。
在日內瓦舉行的談判必須達成一項條約,其基礎必須是大多數國家支持的具有約束力的全球規則,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全球塑料污染問題。這意味著條約應包括全球范圍內禁止最有害的塑料產品和化學品;全球產品設計標準,以實現無毒的循環經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和技術支持以確保條約的有效實施;并建立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強化和調整條約的機制。 (詳見WWF“終結塑料污染全球條約”的四大“必備要素”)
“我們注意到,中國代表團在過去五輪談判中始終秉持建設性態度,特別是在2023年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2)期間提出的 ‘搭橋’方案,充分體現了中國'兼具雄心與務實平衡'的多邊環境治理理念,該方案因其務實平衡而獲得許多國家支持。WWF對此建設性提議表示認同與贊賞。” WWF北京代表處可持續藍色經濟項目主任張亦默指出。
對于即將到來的INC5.2,WWF認為各方在會議期間采取先易后難的推進戰略:首先集中磋商已形成共識的條款文本,力爭在前半程達成階段性成果;同時針對存在分歧的議題,建議各國通過提交建設性“搭橋”方案、參與“主席之友”非正式磋商以及部長高級別閉門會議等多層次對話機制,務實尋求解決方案。
WWF強調,當前亟需各方展現政治誠意,聚焦條約核心條款,制定一項強有力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條約,以終結塑料污染危機。否則,各個代表團可能帶著一份軟弱無力、形同虛設的條約回國,而這樣的條約只會給各國民眾和子孫后代帶來更長久的傷害。
如需聯系采訪事宜或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件至:news@wwfchina.org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