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烏頭:日月峽國家森林公園
北烏頭
烏頭辛熱,
祛風止痛。
關節麻木,
卒中妙用。--吳洋
北烏頭(Aconitum kusnezoffii Rehder)別稱:北烏頭(中藥志)草烏(東北、華北),藍靰鞡花、雞頭草、藍附子、五毒根(東北),鴉頭、小葉鴉兒蘆、穴種(河北),小葉蘆、勒革拉花(山西)。
北烏頭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圓錐形或胡蘿卜形,等距離生葉,通常分枝。葉片紙質或近革質,頂生總狀花序,通常與其下的腋生花序形成圓錐花序;萼片紫藍色,上萼片盔形或高盔形,花絲全緣或有2小齒;種子扁橢圓球形,7~9月開花。
塊根有巨毒,性味辛、苦,熱。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癢,關節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藥用價值
塊根有巨毒,經炮制后可入藥,治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牙痛、中風等癥。塊根可作農藥,防治稻螟蟲、棉蚜等蟲害,以及棉花立枯病、小麥桿銹病等病害,也可消滅蠅蛆、孑孓等(中國土農藥志)。 [2]
塊根:辛、苦,熱。有大毒。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癢,關節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葉(草烏葉):辛、澀,平。有小毒。清熱,止痛。用于熱病發熱,泄瀉腹痛,頭痛,牙痛。
民族用藥
藏藥:榜那:塊根治流感,炭疽病,風濕痛;葉、花、花蕾治發熱性疼痛,頭痛,牙痛《滇省志》。
藥理實驗
在初步的藥理實驗中,化合物Ddenudatine能降低狗腸的緊張與蠕動。化合物Lepenine顯示出抗缺氧的活性,并在臨床上具有增強安眠藥的作用。
化學成分
從北烏頭根中曾經分離得到二菇類生物堿烏頭堿, 去氧烏頭堿, 次烏頭堿, 中烏頭堿和北草烏堿。除這些堿外, 該文馮漢林從北烏頭的地上部分分離到兩種新的生物堿。
作者馮漢林從北烏頭地上部分分離到兩種新的生物堿Lepenine和Ddenudatine。馮漢林取自然干燥的北烏頭地上部分(250g ),用甲醇(3×1L )提取, 提取物蒸干。殘渣用1.5mol/L HCI(100ml)溶解,過濾,調節pH至8.5,濾出的沉淀物經干燥,得0.9g生物堿。混合物進行氧化鋁柱層析,以氯仿一甲醇洗脫,逐漸增加甲醇比例。洗出物用TLC檢查(氯仿一甲醇一丙酮一氨水42:50:8:5)。R,值為0.2的洗脫液部分蒸發,殘渣用甲醇丙酮(1:1)重結晶,得到45mg生物堿Lepenine,R,值為0.25的部分用正已烷一丙酮(1:l)重結晶得到28mg生物堿Ddenudatine。
文字轉自《百度百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