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茶花:江西省靖安縣北大街
媒體:原創 作者:黃堅
專業號:黃堅
2025-02-20 19:20:09
茶花,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基部闊楔形;花頂生,紅色,無柄;花瓣6~7片,倒卵圓形;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蒴果圓球形,2~3室,每室有種子1~2個;花期1~4月。<br>

醫用價值<br>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始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乾隆名醫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中已有詳述:"山茶花微辛、甘寒、涼血。治吐衄腸風下血,湯、火傷灼(麻油調涂)用紅者。子、婦人發直,研末摻之。"

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斂止血劑,有止血、散瘀消腫之功用,主治咳血、鼻出血、腸胃山血、子宮出血以及燒傷、燙傷、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等癥。泡酒成茶花酒,或煮糯粥時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功效與作用<br>涼血止血;散瘀;消瘀腫。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帶下;燙傷;跌撲損傷。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燒燙傷,創傷出血。<br>①朱震亨:吐血、衄血、腸風下血,并用紅者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調服,可代郁金。

②《綱目》: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涂。

③《醫林纂要》:補肝緩肝,破血去熱。

④《百草鏡》:涼血、破血、止血。消癰腫跌撲,斷久痢、腸風下血,崩帶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瘡。⑤《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腸風,清肝火,潤肺養陰。

閱讀
11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