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帶血的麝香”背后利益鏈:偷獵團伙布200多個鋼絲套“殺麝取香”
麝香,被稱為 “名香之冠”“名藥之首”,是一種極其稀缺的資源,因供不應求,市場價格日益昂貴,天然麝香1克甚至比黃金還貴,因此又被稱為“軟黃金”。
而天然麝香,取自于麝,尤其是雄性馬麝的麝香更為珍貴。2012年,國家林業局公布報告顯示:國內野生馬麝種群已下降至28000只!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只成年雄麝可分泌麝香大約在50克左右,盜獵者僅僅為了六七千元就不惜對馬麝痛下殺手,而麝香幾經轉手,“中間商”可獲得上萬元利潤。
民警正在對案發現場進行調查
“他們利用馬麝的生活習性,下了幾百個套子,馬麝被套死亡后,嫌疑人每隔一段時間前來,找到被套死亡后的馬麝,直接用刀割下麝香,尸體就地拋棄,令人十分痛心。” 談到德格縣這起重大的偷獵馬麝案,四川甘孜州德格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痛心地說道。
去年夏天,格某、馬某等五人在德格縣非法捕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馬麝8只,并將麝香出售。11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格某等5人被法院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分別判處5年到12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連日來,紅星新聞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在這起偷獵馬麝案背后,是一條充滿血腥、貪婪、罪惡的“帶血麝香”利益鏈條——偷獵團伙在多座大山上布下200余個鋼絲套,非法獵捕、殺害馬麝,然后割下麝香,暗中銷售給假稱收購土特產的“中間商”。“中間商”收購之后再向外銷售,以此牟取暴利。
如今,德格縣組建了“物防加人防”的模式,除了當地群眾自發保護,近千人成為巡護員,守護著高原上的馬麝等野生動物。
獵殺——
盜獵團伙山上布200多個鋼絲套
多只馬麝被獵殺,麝香被人割走
麝,又稱為麝獐、香獐,可分為林麝、馬麝、原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等5種。很多人知道“麝”,是源于影視劇中屢屢出現麝香的 “宮斗故事”,讓人對其愈發感到神秘。
資料顯示,麝多生活在海拔2000~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或密林中。麝,是唯一一種自帶香氣的鹿,雄性麝的下腹部有麝香腺,這種香腺可以幫助雄性麝標記領地、吸引雌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為麝香,麝香是珍貴的中藥材和優質定香劑,具濃郁香味,穿透力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
盜獵者所獵殺的野生動物
麝香,是麝的標志性特點之一,也可以說是麝的噩夢。
2020年7月31日,德格縣當地人石某在放牧時,突然發現腳下有鋼絲套,這引起了他的警覺。
德格縣境屬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系沙魯里山脈,全縣相對高度3188米,平均海拔4235米,境內集雪山、森林、草原于一體,有冰川30多條,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境內野生動物有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共170余種,其中不乏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白唇鹿、豹、金雕、黑熊等,麝,也在其中。
被鋼套獵殺的馬麝
以鋼絲套為中心,石某開始了搜索,果不其然,多處疑似獐子、鹿子的尸體上,無一例外都有鋼絲套。石某大概數了一下,山上被人放置了100多個鋼絲套。
他馬上向警方報警,德格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進行偵查,山上的一幕幕觸目驚心:多只馬麝被鋼絲套纏住死亡,有的馬麝已經腐爛,眼眶里黑洞洞的,不少馬麝體內麝香已被人割走。
經過排查,德格警方很快鎖定從外地而來的格某等四人,案發現場被獵殺疑似馬麝多具,已安裝鋼絲套(捕獵工具)200余個,還未安裝的鋼絲套60余個,并在現場提取若干物證。
同年8月10日,在理塘、雅江、新龍警方的配合幫助下,格某等4名嫌疑人先后落網。隨后,通過摸排,德格警方還抓獲了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的犯罪嫌疑人馬某。
落網——
盜獵者和收購者均獲刑
最高被判12年6個月
被抓獲之后,次某等人一開始并不承認偷獵馬麝,但在事實面前,很快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2021年3月12日,四川省甘孜州人民檢察院指控五人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向甘孜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甘孜中院經審理認為,2020年6月20日左右,被告人次某、麥某經商議,決定去往德格縣竹慶鎮協慶村對面的山上套取馬麝,以獲取麝香,隨后二人找到被告人降某,讓其駕駛車輛負責接送。于是,三人駕車來到協慶村與浪多鄉交界山上,次某、麥某將事先準備好的200多個鋼絲套安放在協慶村對面的山上后離開。
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2020年6月底,被告人降某開車將被告人次某、麥某、格某送至協慶村對面山腳下。隨后,被告人次某、麥某、格某分組到安放鋼絲套的地方查看,發現已套住3只馬麝,便用刀具割取麝香后將馬麝尸體掩埋。四人將3個麝香帶至新龍縣,以2.3萬元的價格賣給了被告人馬某。除去開支后,四人將錢平分。
同年7月初,被告人降某開車將被告人次某、麥某、格某送到協慶村對面的山腳下。三人分組來到安放鋼絲套的地方查看,發現已套住兩只馬麝,便用刀具割取麝香后將馬麝尸體掩埋。四人將兩個麝香帶到新龍縣,賣給了被告人馬某。馬某到案后,向德格縣公安局上交其收購的3個麝香。
同月,被告人次某、麥某、降某再次前往竹慶,被告人次某、麥某發現鋼絲套套住3只馬麝,便割下麝香后將馬麝尸體掩埋。麝香放于被告人次某處,還未來得及賣出即被德格縣公安局抓獲歸案,3個麝香依法被德格縣公安局扣押。被告人次某、麥某、降某、格某于8月10日被德格縣公安機關抓獲歸案,被告人馬某于8月13日被德格縣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甘孜中院認為,被告人次某、麥某、降某、格某共同非法捕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馬麝8只,情節特別嚴重,馬某某非法收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制品,價值達12萬元,情節嚴重。五名被告人侵犯了國家對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管理制度,均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告人次某、麥某、降某、格某共同商議并實施獵捕行為,系共同犯罪,四被告人在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相當,故本案不區分主從犯。
鑒于被告人次某、麥某、格某、馬某在犯罪后,如實供述罪行,自愿認罪認罰,并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確有悔罪表現。最終,法院經審理判決,被告人次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格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2.5萬元;被告人麥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降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六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馬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1.5萬元。
起底——
麝香貴比黃金,偷獵者痛下殺手
中間商以收土特產名義收購販賣
紅星新聞記者多方梳理發現,在5人獲刑背后,是一條血腥與罪惡的地下鏈條——次某等4人在多座有馬麝出沒的大山上布下200余個鋼絲套,非法獵捕、殺害馬麝,割下麝香,暗中銷售給“中間商”馬某。
馬某又對外銷售,牟取暴利。瘋狂的背后是利益驅使,次某等人為了區區幾千元,就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等野生動物痛下殺手,其殘忍程度令辦案人員痛心不已。
犯罪嫌疑人指認藏麝香的冰柜
次某回憶,下鋼絲套后大約一周,幾人分組到安放鋼絲套的地方查看,發現已被套住的3只馬麝,便用刀具割取麝香后將馬麝尸體掩埋,然后將3個麝香帶至新龍縣,以2.3萬元的價格賣給馬某。
約10天后,次某、麥某、格某三人分組來到安放鋼絲套的地方查看,發現已套住兩只馬麝,便用刀具割取麝香后將馬麝尸體掩埋,將兩個麝香帶到新龍縣,以1.5萬元的價格賣給了馬某。
又過了10多天,次某等人再次前往竹慶,發現鋼絲套套住3只馬麝,便割下麝香后將馬麝尸體掩埋,還沒來得及賣出麝香就被德格縣公安局抓獲,3個麝香被德格縣公安局扣押。
相比次某等人的非法獵殺,這條地下利益鏈的收購環節,則更加隱蔽。
今年59歲的馬某是甘肅人,居住在甘孜州多年,平時以買賣蟲草、菌子、牦牛肉等高原土特產為主,私底下卻從事野生動物相關制品買賣。其實馬某并不熟悉次某幾人。但在次某等人找上門銷贓時,馬某沒有過多掩飾,而是直接談價格收購麝香。
“在馬某的微信上,充斥著買賣野生動物的內容,有人問過他:收不收狼頭?”辦案民警介紹,從馬某的行為舉止來看,其并非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他打著收購土特產的合法外衣進行著野生動物的買賣,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正是野生動物消費市場刺激了源頭犯罪。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法院判決書顯示,次某等人售出麝香的價格,約為7500元一個,即便兩次下手售賣了5個麝香,所得不過3.8萬元,四人平分,每人約為9500元。而經相關部門鑒定,依法扣押的6個麝香均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馬麝麝香,每個麝香價值2.4萬元;偵查機關依法提取的5具疑似馬麝尸體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馬麝,物種整體價值為每只3萬元。
“這還只是鑒定的價格,實際上,在一些黑市上,麝香的價格遠遠高于這個。”一位辦案民警稱。
紅星新聞記者走訪四川省內多個中藥材市場,發現麝香的價格從數百元至數萬元不等,在多個網絡平臺上,一些麝香更是論克賣。一家中醫館的“天然野生麝香”,包裝好后0.3克要680元,即便三盒一起銷售,0.3克也要633元/盒。多家自稱天然麝香的店鋪標出的價格顯示,麝香約在800元/克以上,而四川多家珠寶經營商給出的11月22日黃金價格,每克也沒有超過480元。
天然麝香價格不菲,人工合成的價格也不低。在網絡平臺上,某知名藥商的人工合成麝香粉,1克也要488元。
探討——
各地屢發偷獵馬麝取麝香案
增強公眾法治、環保意識任重道遠
作為“名香之冠”和“名藥之首”的麝香,是一種極其稀缺的資源,由于供不應求,麝香的市場價格日益昂貴,這也是許多犯罪分子對馬麝下手的主要原因。
麝的性格普遍敏感,神經高度緊張,應激反應相當強烈,所以人工飼養的難度很大,過去大部分麝香的來源都是野生采集。而來自香水工業和中醫藥產業的大量需求,讓不少人鋌而走險,走上犯罪道路,導致野生麝遭到了嚴重的偷獵。
犯罪嫌疑人盜割的麝香
馬麝,2002年10月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2012年,國家林業局公布報告顯示:國內野生馬麝種群已下降至28000只。
僅僅四年后,2016年,四川德格仍有團伙布設鋼絲套等圍獵設備300個,獵殺了19只馬麝,只為“殺麝取香”。
獵殺馬麝的行為,也在各地屢屢發生。
2019年,楊某等二人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在祁連山林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因擅入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非法獵殺6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楊某等二人被祁連山林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
2020年1月,四川德格警方破獲了一起馬麝盜獵案件,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盜獵者先后5次共放了50個鋼絲套捕殺野生動物,其中被捕殺的馬麝有6頭。
2021年,青海省同德縣的利某、李某非法抓獲馬麝2只、巖羊1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
實際上,過去數年中,多地公布已查獲的數起野生動物非法走私、收購、販運和經營案件表明,國內對野生動物犯罪保持零容忍和高壓嚴打態勢,以遏制并消除這一血色產業鏈。
根據我國刑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行為人只要實施了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不管數量多少、是否得逞、結果如何,情節嚴重與否即構成犯罪。
但幾乎所有野生動物都共同面臨的兩座大山:棲息地破壞和偷獵盜獵。
以麝為例,大多數的麝都棲息于山地,高度依賴森林、灌木叢甚至草原,再加上膽小敏感的天性,使得它們會盡可能地選擇遠離人類的地方,選擇盡量原始的野外環境居住。
給群眾普法
這也給守護和打擊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以德格縣為例,該縣組建了“物防加人防”的模式,除了當地群眾自發保護,近千人成為巡護員,守護高原上的馬麝等野生動物。
“不過,甘孜州地域遼闊,許多地方山高林密,巡護人員不可能24小時不間斷看住每一處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德格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此外,一些過度開發造成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破壞和退化,也會給野生動物的生活等帶來影響,但是我們需要清楚的一點是,這件事情更大的價值在于關注。”
一方面,麝香等是非常重要的一種中藥,但更重要的是,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毫無疑問,非法獵捕行為會造成巨大的生態資源損害。
專案組民警正在辦案
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德格公安加大了對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行為的打擊力度,但同時也需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對待獵殺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公安機關一直在采取高壓態勢打擊,這對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但公眾法治意識、環保意識增強之路任重道遠,只有注重生態資源的保護,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如何兼顧保護與利用的關系,還需社會各方不斷努力。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僅有川西等地,還維持著數量不錯的麝種群——四川恰恰是一個關注比較早、保護開展比較早的地方。
從今天起,我們應給自然更多目光。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圖據德格警方
編輯 張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