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變異毒株“繆”或有更高疫苗耐受性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和美國《國會山》網站1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周二的新冠疫情每周公報中稱,今年1月首先在哥倫比亞發現的新冠病毒新變異毒株“繆(Mu)”可能具有較高的疫苗耐受性,逃避之前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種疫苗帶來的免疫力,因此已將其列為“感興趣的變種”,并將對其開展進一步監測。
“繆”(B.1.621)首先在哥倫比亞發現,目前在南美和歐洲也有確診病例記錄。WHO說,“繆”變種擁有表明“免疫逃逸潛在特性”的突變,這意味著目前的疫苗對它的抵抗效果較差。不過,WHO也表示,還需要開展更多研究予以證實。
《新科學家》網站援引公報稱:“自科學家2021年1月在哥倫比亞首次發現‘繆’變種以來,在南美和歐洲的一些地方都報告了感染該變種的確診病例。盡管測序病例中‘繆’變種的全球流行率有所下降,目前低于0.1%,但這一變種在哥倫比亞(39%)和厄瓜多爾(13%)的流行率一直在上升。”
根據WHO的標準,“感興趣變種”指的是該變種擁有能夠影響病毒傳播能力、癥狀嚴重程度以及免疫逃逸的遺傳突變。其與“關注變種”不同,后者指的是變種能夠導致公共衛生策略、疫苗或療法的效果降低。
WHO表示:“‘繆’被認為是‘感興趣變種’,因為它擁有一些特殊的突變,我們需要研究它們對人體免疫反應的潛在影響。WHO病毒進化工作組共享的數據表明,通過先前感染或接種疫苗而產生的免疫力對這種變種的抵抗力可能沒有對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強,需要開展進一步研究來證實這一點。”
據《國會山》網站報道,“繆”是WHO列出的第五種“感興趣變種”,其他“感興趣變種”包括埃塔(Eta)、約塔(Iota)、卡帕(Kappa )和拉姆達(lambda)。拉姆達首次在南美的秘魯被發現,約塔于去年11月在美國首次檢測到。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四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列為“關注變種”:在193個國家出現的阿爾法變種、在141個國家出現過的貝塔變種、在91個國家出現過的伽馬變種以及在170個國家出現的德爾塔變種。WHO于4月初將德爾塔變種列為“感興趣變種”,并于5月11日將其列為“關注變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