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雪豹最近的距離,只有8米
巡護員之聲
特別邀請
在生態保護的一線工作中,巡護員們擁有很多觀察野生動物的機會,有的巡護員因此成為了一名業余的攝影師,有的成為了一名業余的作者,他們的作品通過#巡護員之聲專欄的分享,為公眾打開一個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窗口。
這次,#巡護員之聲專欄有幸邀請到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駱曉耘,與大家分享他與雪豹相遇的真實故事。
駱曉耘從十年前開始野生動物的攝影,2018年起專注拍攝青藏高原的動物們,尤其喜愛雪豹。他的堅持與專注為他贏得了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大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Year, 2021年)、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2021、2022)等獎項。2023年,駱曉耘簽約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公益攝影師。
駱曉耘
WWF長期關注雪豹的保護工作,在全球12個雪豹分布國中,WWF在其中8個設有辦公室或項目。WWF中國的雪豹項目于2016年落地,目前主要的工作包括推動全國雪豹種群調查、為一線保護工作人員提供能力建設等。作為全球最大的雪豹種群及其棲息地分布國,有60%的雪豹生活在我國西部地區,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四川、西藏的高山地區。由于雪豹活動的范圍廣、海拔高 ,調查難度很大,目前我們對這種動物的了解還非常有限,全球僅2%的雪豹棲息地經過科學調查,所以在很多地區都無法制定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喝水的雪豹 ?? 駱曉耘
攝影師駱曉耘的工作,給了我們一個近距離觀察雪豹的窗口,去更好的認識這種充滿魅力的貓科動物。
珍古德爾博士曾說:“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采取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保↗ane Goodall: Only if we understand, can we care.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Only if we help, shall all be saved.)
WWF希望通過駱曉耘鏡頭下的雪豹,讓更多人愛上這種大貓,加入保護它們的隊伍。
“我與雪豹最近的距離,只有8米
在200米開外的山坡上,一只公雪豹緊緊跟隨發情期中的母豹。這是川西高原的4月,山上的積雪剛剛融化。平時獨居的雪豹在每年這個時候尋找伴侶,完成交配。這是少有的成年雪豹互動的場景,對攝影師而言,正是“出片”的好機會。
白色圓圈位置是識別公豹的標記 ?? 駱曉耘
我從路邊向山坡上走了約50米,蹲在一塊巨大巖石下方拍攝。 它們剛剛完成了一次交配,母豹在一個高臺的邊緣半蹲著歇息,公豹在后面我看不見的地方。母豹四下觀望,不時看看我的鏡頭。它已經發現了我。又過了幾分鐘,它打了幾個哈欠,伸了一個大懶腰,向旁邊一塊巖石頂上走去,公豹緊緊跟隨。然后它們一起停在那里,聚精會神地看向我。
兩只雪豹已經發現了我的存在 ?? 駱曉耘
很明顯,它們已經發現了我的存在。原本以為雪豹看見我后會慢慢離開——這是雪豹見到人后通常的表現。這次出乎我的意料,它們沒有走,讓我拍攝了幾分鐘。然后,母豹率先向山坡下走,公豹緊隨其后,來到離路邊只有50米的地方,和我在山坡的同一高度,離我只有35米左右。這時,我的3位藏族助手都還在馬路上,架著相機拍攝。
兩只雪豹朝我的方向走來 ?? 駱曉耘
雪豹趴在那里觀望了近10分鐘, 然后起身徑直向我走來。25米、15米,它們停了一小會兒,又繼續向前。10米、8米,這時,公豹在一塊石頭后面停了下來。我的助手們已經非常緊張,認為雪豹即將對我發起攻擊,不停喊我快離開,快下來!
雪豹是兇猛敏捷的頂級捕食者,我曾親眼目睹它們捕獵比人大很多的牦?!,F在我眼前的不是一只、而是兩只,且它們距離我如此之近,我大氣不敢出,心砰砰跳。腦子里迅速閃過所有曾閱讀過的文獻資料。我的記憶告訴我,雪豹不會主動攻擊人,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記錄。從現場我觀察這兩只雪豹的姿態和眼神看,它們不緊張,沒有攻擊和防御的肢體語言,眼神很安詳,甚至有一絲絲好奇和無賴。
我決定不移動,繼續不停地拍攝。它們看了我一會兒,消失在石頭后,過一會又探出頭來看我。這樣對峙了幾分鐘,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趕緊起身,扛起相機,然后坐在地上,滑下陡峭山坡,來到路邊。我一離開,它們立即來到我蹲的地方,嗅嗅地面和巖石,其中一只在那里排了便,然后走上山坡——原來這里是它們的領地標記點,我是擋了它們的道。
我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為自己的判斷感到慶幸,助手們都說當時真為我捏著一把汗。文獻誠不欺我!我猜想,雪豹有能力攻擊、甚至獵殺人類,但它們不曾這樣做,這應該是進化的結果。攻擊人類的雪豹都已經被淘汰了,它們畢竟不是人的對手。
蹲守的雪豹 ?? 駱曉耘
我后來再查閱資料,大型的食肉動物通常在兩種情況才可能攻擊人。第一是在它們哺育幼崽的時候,人類過分靠近;第二是和人突然意外、超近距離相遇。雙方的距離近過一個臨界點,動物會發出本能的攻擊反應。
我曾觀察過人靠近籠子里的雪豹。雪豹會咆哮,做出攻擊的動作,就是因為人和它距離小于了臨界距離,它又無處可逃;我也聽說過有些地方的雪豹會獵殺牦牛。在進食牦牛的過程中,如果牧民或保險公司的人靠近,它們會發出護食的威脅,但最終還是會放棄。從來沒對靠近的人發起過攻擊。
有了這一次與雪豹的近距離接觸,我對這種大貓更加著迷。此后數年,愈發專注的拍攝雪豹。2018年第一次見到雪豹后,我曾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要在野外與雪豹“相遇”99次,當時覺得遙不可及。通過幾年的努力,遇見雪豹變得容易很多了,這是我和雪豹的第86次相遇。
關于駱曉耘
駱曉耘,1964年生,2013年開始野生動物攝影,2018年起專注拍攝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 特別是雪豹,兔猻,猞猁等珍稀貓科動物。在野外拍到雪豹現已超過100次,拍攝到了一些喜歡的雪豹作品,觀察記錄到了一些雪豹不為人知的行為,經歷了從想見到雪豹,到拍好雪豹,到對關注雪豹行為的過程。
個人攝影網站:
www.99encounters.com
微信公眾號:
駱曉耘 野生動物攝影
獲獎作品(雪豹)
“眼對眼”
2021年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Year 動物肖像組 高度推薦獎
“雪豹之夏”
2021年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Year 環境中的動物組 高度推薦獎
“雪豹獵殺”
2021年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哺乳動物組,冠軍
“窺視”
2022年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自然保護地組,亞軍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