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眉-被商業捕撈至瀕危的海洋魚類
曲紋唇魚 又稱波紋鸚鯛、波紋唇魚,常俗稱蘇眉魚,也有拿破侖魚、龍王鯛、海哥龍王等別名。
因近年過度捕撈而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列為附錄II的物種,表示于所有、管理及進行貿易時,均受到許可證制度管制。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 Perciformes
科:隆頭魚科 Labridae
屬:唇魚屬 Cheilinus
種:曲紋唇魚 C. undulatus
曲紋唇魚體平均長度在100厘米左右,雄性較大。
部分大型的個體全長可達200厘米,重達180公斤。
曲紋唇魚與人類的比例參考
曲紋唇魚體被大形圓鱗,體側則呈黃綠色,身體的后半部則具深色的波狀橫紋,尾鰭末緣圓。
成年曲紋唇魚頭部輪廓自背部至眼平直,然后凸出,前額突出,頭頸部呈墨綠色。
因為高高隆起的額頭,就像拿破侖戴的帽子,所以有“拿破侖”之稱。
曲紋唇魚頭部有兩條平行黑帶通過眼部。“蘇眉”之名正源于這種魚眼睛后方兩道狀如眉毛的條紋。
每尾曲紋唇魚面部都具有獨特的花紋,就如人類的指紋一樣。
它的眼睛很小,位于頭部的上側位,兩眼間隔處甚為隆起,體沿長而呈長卵圓形??诖笮绷?,上下頜各具錐形齒一列,前端各有一對大齒,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
幼魚則呈深藍色,頭、腹部色淡有許多朱紅色的細紋,身體的鱗片末緣具有紫色橫紋。
曲紋唇魚通常獨居或成對出現,主要棲息于礁巖斜坡、海流道斜坡和瀉湖的礁巖上,深度從2-100米左右。
幼魚常棲息在礁盤內側的淺水區,成魚則常出現在礁區外較深海域,白天時巡游于礁石之間,晚上在礁石洞穴、珊瑚巖架下面棲息。
曲紋唇魚性情溫和,容易與人親近,甚至可以允許潛水員觸摸它們。
曲紋唇魚為肉食性動物,食譜廣泛,主要以軟體動物、魚類、海膽、甲殼動物與其它的無脊椎動物為食。
曲紋唇魚能夠伸長自己的顎將躲在珊瑚中獵物緊緊夾住并拖出來。對于隱藏較深的獵物,它會咬掉獵物所藏身的珊瑚枝,或者通過噴射強勁的水流將泥沙等覆蓋物吹走從而捉住獵物。
要是獵物鉆到石頭下面,波紋唇魚會用強有力的顎將石頭翻過來,它還會用堅硬的齒來壓碎有殼類動物的硬殼。
曲紋唇魚成群繁殖,5-7歲性成熟。
野生曲紋唇魚壽命大約30歲,一些長壽的個體壽命可達50歲。
屬于雌雄同體的雌性先熟魚類,大部分曲紋唇魚出生后保持性別不變,只有一小部分成年雌性曲紋唇魚(9歲左右)會轉變為雄性。性別改變的因素尚不清楚。
曲紋唇魚主要棲息區域分布于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中國南部海域等。
曲紋唇魚曾廣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天敵很少。
現今的種群數量正因為商業貿易逐漸減少,其銳減的比例一度曾高達90%,而且還有加速減少的趨勢。很多幼魚在沒有達到繁殖年齡時即被捕獲,造成能繁殖的成魚越來越少。
但因撈捕過度,許多海域中已難見蹤影,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且目前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列為附錄II的物種,表示管有及進行貿易時均受到許可證制度管制。
但是長期以來曲紋唇魚一直被當作經濟魚類進行交易,昂貴的價格刺激著一些人不斷冒險非法去捕捉波紋唇魚。在重度捕撈區域,種群密度會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有些地區甚至已經滅絕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