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舉措嚴防第二波疫情來襲
彭博新聞社網站4月29日發表題為《中國是如何試圖防止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的》的報道稱,作為率先走出新冠疫情封控狀態的大國,中國在恢復疫情前生活的同時,正集中精力避免破壞性的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現將全文摘編如下:
從金融中心上海到寒冷的東北部省份黑龍江,各地都在采取課桌拉開距離、強制性戴口罩以及使用行蹤應用軟件等措施。中國專家得出結論認為新冠病毒無法徹底消滅,因此政府官員正致力于將感染保持在可控水平,以避免災難性的、令醫院不堪重負的疫情反彈。
在讓人們恢復正常生活與將感染控制在低水平之間保持平衡,這是世界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做好的一項工作,包括疫情重災區意大利和美國在內。以下是中國城市正在嘗試的策略:
1.嚴控境外輸入
不受限制的全球旅行在疫情過后很可能不再會像以往那樣,因為各國擔心輸入型感染會引發新一輪疫情。從海外回來的中國公民必須集中隔離至少兩周。北京等管理最嚴格的城市還要求集中隔離兩周之后再居家觀察7天。
▲4月28日,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入城口卡點,抗疫志愿者為準備入城的司機測量體溫。(張濤 攝)
對旅行實施最嚴格限制的中國其他地區包括一些邊境省份,比如黑龍江。那里出現了一波通過陸路口岸回國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黑龍江現在要求此類旅行者接受35天隔離。
2.大規模檢測
許多國家仍在努力爭取對出現癥狀的每個人進行檢測,但中國的城市現在試圖先發制人地對那些復工返崗的人進行檢測。
▲4月14日,企事業員工在上海市閔行區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核酸檢測采樣。(王翔 攝)
在湖北省和廣東省,企業要求返崗的員工接受病毒檢測。在上海,自愿檢測已在全市范圍展開,企業和個人可以在醫院和診所預約檢測。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醫院、傳染病專家和當地疾控中心協調行動,盡早發現、診斷和隔離感染者,隨后迅速對接觸者進行追蹤和隔離,以防止社區傳播。
3.行蹤應用程序
中國正在整合監控設備和大型互聯網公司的能力,以監控易感人群。
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中加入了跟蹤和健康監測功能。這些功能利用來自政府部門和手機運營商的數據以及地點和交易數據,對每個人的風險程度精準評估。
最終的結果是,人們在獲準進入酒店、餐館、商店、地鐵和居民小區之前,必須出示自己的紅色、黃色或綠色健康碼。
這些健康碼經常更新,允許行動自由的綠碼很容易失去。只要去了感染者去過的商場,就意味著此人的健康碼變成黃色,迫使其不得不居家隔離。
4.逐步重新開放
雖然限制措施在放寬,但中國一直是小心謹慎地分階段這樣做。許多城市仍不允許影院、劇院或酒吧重新開放。
▲4月30日,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恢復開放。動物園實施線上預約、健康登記、實名入園、體溫監測等多項管理措施。圖為當日,市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測溫、實名入園。新華社記者 盧燁 攝
口罩在中國隨處可見,在工作場所中和公共交通工具里,戴口罩已經從一種選擇性的防護措施變成了強制性防護措施。
黑龍江省顯示了新一輪感染可能會迅速不期而至。盡管如此,陸陸續續的重新開放沒有引發全國性新增感染病例反彈。這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希望,因為它們也開始計劃降級封控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負責人葛西健在上周的一次吹風會上說:“沒有人希望看到因過早匆忙取消限制措施而導致病例再次激增。”
他還說:“個人和社會需要為新生活方式做好準備。”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