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動物資訊

江油3村民被黑熊襲擊致死:黑熊為何下山,如何對受害方補償

媒體:搜狐網  作者:內詳   專業號:普通蝙蝠 2022-01-04 14:01:48

四川江油馬角鎮3名村民被黑熊襲擊致死,善后事宜目前正在處理中。

江油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5月21日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四川省尚未出臺專門的“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當地將借鑒陜西、甘肅等臨近省份相關規定,確定補償細節。

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應該怎么補償受害方?有專家建議,應盡快制定全國層面的“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補償辦法”,明確補償標準及資金來源,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傷人黑熊或是下山飲水覓食

“被擊斃的黑熊已在一處屠宰場進行了無害化焚燒處理。”前述江油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稱,此次事件中出現的黑熊數量,有不同版本,“說兩只、三只的都有”,“到底有幾只還是不清楚”,目前搜獵隊仍在山上搜尋。

此前,一名事發當晚曾目擊一頭黑熊襲擊車輛的村民告訴澎湃新聞,該黑熊其中一只腳掌受傷,“似乎沒了”,這可能是其襲擊村民的原因。

對此,前述江油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稱,就此次事件中的黑熊遺體來看,腳掌上的傷應是較久以前的。“受傷后襲人,這只是村民的猜測而已。”他告訴澎湃新聞,黑熊或是在下山尋水覓食時與村民相遇,進而發生慘劇,“具體情況還需調查,能確定的是,(黑熊)多次攻擊了人”。

澎湃新聞5月20日探訪事發地村莊時,也有多名村民表示,今年1月以來,當地干旱缺水,“沒怎么下過雨”,黑熊可能是在下山飲水過程中與人相遇。有村民回憶,自己曾跟隨其他人一起進山尋人,三名死亡的村民遺體旁即有一條小河,沿峽谷流向山腳下的村莊,“雨水充足的時候,山上有泉水可以飲用,但今年確實太干(旱)了”。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張明海5月21日告訴澎湃新聞,黑熊活動范圍較大,經常進入林區和農區交錯地帶,春季、秋季發生傷人情況的概率較大。

“在東北地區,黑熊冬季‘蹲倉’,春季則會外出,餓了一個冬天,到處找食物;而在秋天,農作物熟了,黑熊經常到農田地里去偷吃。”張明海認為,四川地區氣候較東北暖和,生活在這里的黑熊不需要“蹲倉”,“但偶然性的天氣變化導致食物、水源短缺,熊會擴大活動范圍,進入人類活動區域覓食”,進而發生傷人事故。

“比如這次黑熊攻擊人的區域長期干旱,野生動物經常喝水的小水坑干涸了,它要尋找水源,就會下山。”張明海認為,當地村民對于黑熊出現在峽谷中的原因猜測不無道理。

此外,有網友表達擔憂,是否是因為當地生態鏈遭到破壞,以致于“人熊發生沖突”。澎湃新聞注意到,事發地沉水村附近,確有山體被挖開,工人正在采礦;沉水村水庫修建不久,尚有挖掘機作業挖渠。

對此,前述江油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表示,當地未有生態破壞的情況,“相關項目都是拿到了手續”。當地村民告訴澎湃新聞,大家的活動范圍均在聚居地周圍,未有破壞環境的情況。有村民進山采藥時,“還會看見黑熊用折斷的樹枝搭建的窩”。這些年,除了野豬、黑熊“偷吃”莊稼等偶發情況外,未有其他“沖突”。

借鑒鄰省經驗補償遇難村民家屬

此次事件中的黑熊為“亞洲黑熊”,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家保護動物傷人后“誰來補償、如何補償”,成為死者家屬及輿論關注的問題。死者唐容的丈夫李昌澤告訴澎湃新聞,妻子及另外兩名村民的遺體已被送到江油市殯儀館,家人正等待政府善后。

唐容離世后,留下7歲的幼子。此外,家里尚有80多歲的老人需要贍養。為照顧老人、孩子,李昌澤今后將難以外出打工,家中10多萬元的外債也令他發愁。他說,因目睹母親遇襲離世,孩子有了心理問題。“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補償。”李昌澤說,此外,他家所在的沉水村6組在山里,到山下的村民聚居地要走一兩個小時,“安全難以得到保障”,希望能夠“生態移民”,下山定居。

5月19日,李昌澤曾前往馬角鎮政府協商,相關領導告訴他,這些問題由市里決定,“鎮上說了不算”。5月20日,該鎮一位副鎮長也告訴澎湃新聞,補償費用及生態移民事宜,由市政府牽頭處理。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澎湃新聞注意到,目前有陜西、甘肅、云南、湖南、吉林、青海、安徽等省份出臺了“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吉林省近日表態將就此立法。

5月21日上午,江油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善后事宜正在處理中。對于如何向遇難村民家屬進行補償,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四川尚未出臺專門的“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當地將借鑒陜西、甘肅等臨近省份相關規定,確定補償細節。

澎湃新聞注意到,2005年實施的《陜西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規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死亡的,補償金額(含喪葬補助費)為全省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倍;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的,醫療救治費和損害補償費省級財政負擔80%,設區市、縣級財政各負擔10%。

專家:應制定全國層面的補償標準

對于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后“如何補償”一事,張明海告訴澎湃新聞,《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由地方政府制定具體的補償的標準和額度,但這帶來的問題是:野生動物侵擾莊稼、襲擊人類頻發的區域大多偏遠,經濟相對欠發達,頻繁的“補償”對地方財政而言是不小的“負擔”;此外,全國目前僅有數個省份制定了詳細的補償辦法,但標準過低、不夠統一,最終結果可能無法達到受害人的期望值。

“很多時候,不是說地方政府不愿補償,而是當地經濟達不到(要求)。”張明海稱,其在工作中,也見了不少被野生動物致殘致死的案例。張明海告訴澎湃新聞,傷者在院治療費用不菲,出院后也面臨著巨大的生活、精神壓力。

張明海認為,對于受害者的損失認定及具體補償,應該由中央政府統一制定,或“提供一個國家認可的標準”,各地政府參照執行,差異不應過大。 “每個省的實際執行情況,可能略低于或略高于標準,但至少讓每個被補償人心里有一桿秤。”張明海說,保護野生動物不該走向另一個極端,“野生動物造成傷害后誰來管”,這一問題的答案應該更為明晰。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馬海軍曾建議,應制定全國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條例,以保障受害者合法權益,提高野生動物保護積極性。

建議中說,人獸沖突事件日益增多,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及財產損失的事件頻繁發生,嚴重影響到廣大農牧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群眾保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

馬海軍稱,應盡快制定《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補償條例》,明確補償資金來源,規范補償程序,有效保障權益;合理確定損失補償標準,政府主導建立多元補償機制;制定全國統一的損失補償標準,減少或避免受損主體與政府間的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

另外,在補償機制的建立上,應當確立多元化的補償主體、實施多種補償方式、采取政府和市場并行的補償手段。同時,建立補償資金監管制度,確保補償資金專款專用、使用安全。

閱讀 129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