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臺山市鎮海灣多重效益的修復性牡蠣養殖實施路徑探索項目
執行機構:廣東水產學會
鎮海灣是廣東省臺山市西南部咸淡水交匯的河口淺海水域,灣內水域中部和東南部是歷史悠久、全國知名的香港牡蠣養殖主產區,2020年,以鎮海灣為主的臺山牡蠣養殖總面積為6200公頃,年產量 8.53 萬噸,產值 15 億元,鎮海灣沿岸的深井鎮、汶村鎮和北陡鎮的多數社區家庭從事牡蠣養殖,并以此為生計來源。然而,受圍海造地(塘)、陸源污染物輸入、沿岸池塘養殖尾水等主要影響,鎮海灣生態環境發生一定程度的退化,主要體現為紅樹林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等、水體環境質量下降,當前灣內正面臨著生態環境治理與牡蠣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需求。
2022年12月以來,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GEF SGP)的支持下,廣東水產學會聯合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實施了《廣東臺山市鎮海灣多重效益的修復性牡蠣養殖實施路徑探索項目》,旨在促進當地政府、養殖協會與養殖戶認識鎮海灣牡蠣養殖場的生態影響,了解控制養殖規模與密度對養殖長久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促進牡蠣養殖戶、養殖協會、政府管理者與科研專家間的交流對話,共同探討提升當地牡蠣養殖實踐的限制因素與潛在解決方案,從而為當地政府與養殖社區進一步示范與應用基于養殖容量的鎮海灣牡蠣養殖實踐創造積極條件。
一、建立香港牡蠣個體生長模型原型和生長數據
項目組于2023年1月完成了香港牡蠣個體生長模型原型創建,完整功能的模型需要環境參數以及現場牡蠣采集數據完備之后進行全套參數的校正及驗證。5月,我們收集了華南地區珠海、湛江和北海地區香港牡蠣的連續600日生長數據以及相應的環境因子。通過有效數據調試和完善了牡蠣個體生長模型。當前模型對三個地區的牡蠣殼高模擬結果均良好,滿足當前項目的需求。
二、了解臺山市牡蠣產業鏈總體環境
2023年1-3月,項目組前往臺山市,并與江門市臺山蠔業協會會長黎良順、臺山橫山鎮橫山漁港漁政管理部門、江門海洋集團有限公司、臺山市貝能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當地養殖戶開展座談,了解臺山地區牡蠣養殖歷史、養殖現狀、發展趨勢、當地紅樹林生態紅線與修復計劃,同時就牡蠣養殖中常見的困難以及養殖空間的需求進行了交流,并在汶村、海晏、深井鎮發放并回收相關調查問卷40份。形成鎮海灣傳統養殖現狀與發展困境的調研報告1份。項目組開展鎮海灣春季調查,先后在鎮海灣選取12個站位進行了調查,其中牡蠣養殖區9個站位,非養殖區3個站位。在每個站位進行水溫、鹽度、Do、pH、透明度等的測量,同時對海水水樣、沉積物、底棲生物、浮游植物、筏架附著生物和養殖的牡蠣進行采樣并保存。8月完成了鎮海灣夏季調查。
圖1 調查照片
圖2 調查照片
圖3 采樣照片
圖4 鎮海灣蠔排
2023年6月,項目組分別于海晏鎮漢唐生蠔交易配送中心、汶村鎮下沙白村、深井鎮那北村與養殖企業主甄老板、小規模養殖戶馬先生和中小規模個體戶司徒老板開展訪談。重點就牡蠣養殖場基本信息、女性成員是否參與牡蠣養殖及其分工角色、政府管理要求及其看法、養殖技術需求及其推廣等方面開展調研。
三、舉辦臺山蠔健康養殖培訓活動
2024年4月18日,由廣東水產學會主辦的臺山蠔健康養殖培訓活動在臺山市汶村鎮橫山村舉行,活動邀請了來自江門市漁業技術推廣站、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的4位專家,相關推廣部門、企業、當地養殖戶近60人參加,活動使得臺山廣大養殖企業(戶)充分學習到綠色生態養殖的理念,對蠔新品種、新技術模式等有更深刻了解,有效提升從業者健康養殖技術水平,對推進臺山蠔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圖5 培訓活動現場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