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叫他“鴛鴦爸爸”
七月的盛夏,卷著熱浪。走進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兆麟公園,又是另一番景象。嘰嘰喳喳的鳥鳴裹著綠葉的清香,樹蔭下是三三兩兩乘涼的市民,鴛鴦湖旁則擠滿了倚欄翹首的游客,大家的目光都匯聚在湖面上一只只憨態可掬的鴛鴦幼鳥身上,平靜的湖面被這些小家伙的腳蹼推開一圈圈的漣漪。
鴛鴦島上的鴛鴦
小鴨子,小鴨子……一個被爸爸抱在懷中的奶娃看著湖里灰絨絨的小鴛鴦開心地拍著手。身旁站著幾位兩鬢斑白的老人,其中一位老人對同伴說,這都是野生的鴛鴦,冬天飛走春天又都回到這兒,現在都成哈爾濱一景了。你看那島上,趴了多少只。
抬眼望去,湖心的鴛鴦島上,十幾只灰褐色羽毛的小鴛鴦圍成一堆兒,擠在媽媽身旁打盹。有的似乎在做夢,不經意間地抖抖尾巴,小腦袋像撥浪鼓一樣甩兩下。巖石上趴著幾只今年早些時候出生的小鴛鴦,脊背上已經隱約顯露出色彩斑斕的羽毛。
“來……”不遠處傳來一聲粗壯低沉的吆喝聲,只見剛剛還趴在地上懶洋洋的小鴛鴦迅速起身,紛紛跳下水。隨著吆喝聲越來越密集,十幾只毛絨絨的小家伙猶如水上飛,打著水漂游了過去。幾只母鴛鴦也緊隨其后游到了吆喝聲處,湖面瞬間翅羽翻飛,水花亂濺。
車春虎正站在岸邊一個翠綠色玻璃房子旁,地上散滿了谷子,空氣中彌漫著鳥屎味,混合著潮濕的青草味有些難聞。他刻意模仿鴨子的聲音發出低沉的“來”的聲音,一手拿著盛滿面包蟲的食物桶,一手麻利地抓出食物撒到地上、水面上。看到一只小鴛鴦崽怯生生地沒搶到食物,車春虎手里就特意留了一個面包蟲,他蹲下身,等鴛鴦慢慢、慢慢靠近,猛地被叨走了。這時,連麻雀和灰喜鵲也來湊熱鬧,兆麟公園的鳥兒們不怎么怕人,對于車春虎,它們不僅是不怕,更多的是一種親近和信任。
車春虎給小鴛鴦投食
這個能夠“號令”眾鴛鴦的車春虎在哈爾濱愛鳥人士中小有名氣。他義務救護、照顧野生鴛鴦,投喂食物、安裝人工鳥窩、記錄鴛鴦每年的遷徙過程、幼年孵化的數量……
這番景象大概延續了近十年。
如果不是那一年那一天產生的好奇心,或許車春虎的人生和所有的上班族無異。2014年的6月,在外地工作的車春虎短暫休假回到哈爾濱,無意間走到了家附近的兆麟公園,看到一群人“長槍短炮”地守著一棵樹,走上前去打聽才知道,大家在等待拍攝小鴛鴦跳巢。
破殼出巢的鴛鴦幼崽會從十幾米高的樹洞里一躍而下,迎接自己的新世界,這般奇景也吸引了車春虎的好奇。“正好休假回來也是沒什么事,住的離這兒也近,就每天來轉轉。”
有一天,車春虎發現有一只母鴛鴦出去覓食很長時間才回來,回來的時候車春虎發現它受傷了,而且也不管自己窩里的小鴛鴦了。“當時有人提議進行抓捕,讓我給制止了,你說我給制止了,我就得管啊。” 此外,他漸漸發現,自己好奇的事情,大家給出的解答和自己觀察到的結果不太一樣,這更加激起了車春虎的求知欲。
那年從6月開始,一直到10月份,他為公園里鴛鴦生活、孵化等過程記錄了長達2200多個小時的實時記錄,平均一天要在兆麟公園呆上15個小時,有的時候甚至是一天一夜。這一無心之舉日后成了車春虎引以為傲的“一件特別偉大的事”。
看著鴛鴦幼崽完全成活并逐漸長大,車春虎的心總算落了地,打算過完八月十五就啟程回南方工作。沒成想,在啟程的前一天,一只小鴛鴦意外受傷把他又留在了兆麟公園。“當時那只小鴛鴦誤吞魚鉤,一只勾掛在嘴上,一只勾掛在腳上。”車春虎說,當時大家伙看著都很心疼,想嘗試著抓到它把魚鉤給摘下來,車春虎則提出了不同意見。“生硬的抓捕很有可能在掙扎中造成二次傷害,我試試。”
他嘗試著靠近、靠近、再靠近,兩天之后他終于觸摸到小鴛鴦,并將它握于手掌內,徒手將魚鉤摘了下來。此后他又觀察了好幾天,直到小鴛鴦康復才放心下來。
被救助的小鴛鴦
仿佛平行世界里的另一個車春虎,因此與鴛鴦的美好相遇,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未來。回想這些年堅持的這件事情,車春虎感覺可能就是緣分,當初也沒有說一定要堅持怎么樣。“我可能就是一個挺倔,挺軸的人吧。”
令車春虎沒想到的是,他做的這件很“軸“的事情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也把鳥類專家給吸引來了。看過數據的專家也鼓勵車春虎,只有觀察和記錄才能專家,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實的方法。
對于車春虎救助野生鴛鴦義舉,很多人表達了敬佩之情,但是車春虎心里卻直“打鼓”,這么做到底對不對?它們會不會因為自己的“管閑事”不再回來了?
第二年令車春虎喜出望外的是,鴛鴦不僅回來了,而且這些年回來的越來越多。車春虎說,去年秋天,從兆麟公園飛走了540只鴛鴦,再次刷新了記錄。而從2014年的兩窩14只到2021年15窩146只小鴛鴦,在鴛鴦湖邊繁殖的鴛鴦不斷地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記錄。2015年在這里出生的編號為1501的雌鴛鴦,已經連續6年在園內產仔,創下園內可觀察的鴛鴦連續產仔最長的紀錄。
每年的3月到11月份,車春虎會固定出現在兆麟公園。這些年來,有人打趣叫他野人,車春虎也確實過著“野人”般的生活,凌晨四點就進入園內,為早起的鳥兒投食,直到天黑才回家。渴了就喝自來水,雨天也不打傘,濕漉漉的衣服靠太陽曬干。他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標準,用省下來的錢給鴛鴦們買口糧。
今年7月1日,車春虎帶著一個裝有7只小鴛鴦的紙盒回到了兆麟公園的玻璃房子,隨后拿出面包蟲,嘴里還“嘮叨”著,“快吃吧,明天就去幫你們找媽媽”,原來這些小鴛鴦是市民在安國街一處地下室里發現的。“可能是受到野貓攻擊,雌鴛鴦和小鴛鴦走散了,明天我再去安國街找雌鴛鴦,盡快讓它們團聚。”車春虎說。進入夏天,這已經是車春虎救助的第6窩小鴛鴦,累計42只。
被救助的小鴛鴦
被救助的小鴛鴦
在這8年的時間里,車春虎救護過的鴛鴦數不勝數。捎帶腳每年也要救助江鷗、烏鴉等其他野生鳥類。從最初的“門外漢”到如今的“鴛鴦專家”,車春虎一邊悉心照料鴛鴦的生活,守護它們的安全,一邊通過自己照顧鴛鴦積累的經驗,配合專家學者進行科學研究,為護鳥者提供知識幫助。或許,這8年的時光有孤獨與漫長,但更令人心動的是那漫天星光與鳥兒鳴唱。
因為義務救助、照護鴛鴦,媒體多次將鏡頭對準了他,很多人都稱呼他為“鴛鴦舅舅”、“鴛鴦奶爸”, 當然這些年,車春虎的行為也招致了不少人的非議。有人說他是啥也不干,天天守著一群鳥,是傻子、瘋子,也有人覺得車春虎利用鴛鴦出名甚至謀取利益。但他很少解釋,“聽聽就好了,我做的這個事情沒有拖累家人,而且每天都很快樂,也很有意義。”
如今,除了兆麟公園,在道里區的大安街,東風街、紅磚街、紅霞街、通江街好多地方都出現了鴛鴦筑的鳥巢,今年兒童公園附近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院里第一次出現了小鴛鴦,太陽島公園里則已經有了7窩小鴛鴦。根據車春虎分析,這些城市里出現的鴛鴦基本都是兆麟公園的這個種群繁衍起來的。
但兆麟公園到底什么時候開始有鴛鴦的?具體沒人說得清。不過這個自稱很“軸”的人卻找了很多附近的鄰居,包括兆麟公園的退休老職工求證,算下來野生鴛鴦在哈爾濱已經存在了近30年。“一位老職工回憶起自己1995年的時候就看到過一窩鴛鴦在園里跳巢。”這些年,他閱讀了大量有關鴛鴦的文獻,并將一切與鴛鴦在哈爾濱的故事都認真的記錄了下來。
馳名中外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就在距離兆麟公園不足幾公里以外的地方,那里每天熙熙攘攘的街道人來人往,迎接八方游客。相隔不遠的這一處綠野仙蹤般靜謐樹林中,一只只五彩斑斕的野生鴛鴦點綴著綠意正濃的冰城,帶給人無限的歡樂與幸福感。這一鬧一景和諧共處的背后,是像車春虎這樣的志愿者付出辛苦努力的結果。此前,因為救助的鴛鴦數量不多,車春虎買點糧食和面包蟲就夠,這些年隨著春歸的鴛鴦越來越多,他也有點吃不消。好在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和愛心人士加入到義務救護鴛鴦的隊伍中,很多志愿者找到車春虎,給小鴛鴦們捐口糧。今年開春,車春虎就和來自黑龍江公路勘察設計院的4位志愿者在園內布置人工鳥巢,所安裝的6個鳥巢來自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和東北林業大學的共同捐贈,這兩個單位還提供了技術支持。
車春虎和志愿者合力安裝鳥巢
隨著周邊恢復濕地、退耕還林,哈爾濱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這座城市不乏愛鳥人士,園林部門員工、志愿者和熱心市民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野生鴛鴦的關愛,甚至有了“鴛鴦粉”這樣的愛鳥群體,車春虎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他用經年累月的實際行動講述了一段最長情的告白。
車春虎說,“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此可愛的小動物選擇在哈爾濱安家,是因為這里的環境適合他們生存,市民對它們很友好,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經成為這座城市文明和生態和諧的象征,我們都有義務去保護好它們。”這些年下來,車春虎覺得最大的收獲是,關于野生鴛鴦的孵化、救護,有了近10年的寶貴記錄。對于再有野生動物進入到哈爾濱,這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和借鑒。
對于未來,車春虎說,自己還會一如既往地守護和記錄下去。
“身具五彩,而首戴碧纓”,毛奇齡在《埤雅》中生動地描繪了鴛鴦的美麗。那帆羽豎起,五彩的羽毛點綴在碧波蕩漾中,一對對的鴛鴦情侶,結伴同游,和依著圍欄的人們共賞同一片藍天與湖光美景。時光流逝,哈爾濱兆麟公園已經成為“愛情鳥”們眷戀不舍的家園,這里每天清晨依舊是嘰嘰喳喳的鳥鳴,百年古樹散發著愈加醇厚馥郁的樹香。(記者 徐楠 佟憲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