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世界環境日特別策劃|面對自然的“隱形殺手”,我們如何行動?

媒體:界面新聞  作者:界面新聞   專業號:世界自然基金會 2023-06-06 11:03:08

三道測試題,看看你對塑料污染了解多少:

(1)迄今為止,塑料污染物中被回收利用的比例有多少?

(2)海洋中的塑料污染會對人體有影響嗎?

(3)對于塑料污染,我們有沒有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塑料產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任何其他材料。“經久耐用”是塑料的優勢,也成為了它的詛咒,驅動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污染和廢物這三重地球危機。

今天,我們每年產生大約4億噸塑料垃圾,其中有一半是為一次性使用而設計的,如果不加以控制,預計到2050年全球初級塑料產量將達到11億噸。研究表明,包括微塑料在內的塑料如今在自然環境中無處不在,甚至成為當前地質時代人類世的標志。

(全球塑料產量變化。圖片來源:Our World in Data)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塑戰速決”,即“塑料污染的解決方案”。就在5月底6月初剛剛舉辦的聯合國塑料污染條約談判上,來自180多個聯合國會員國和600多個觀察員組織的代表齊聚巴黎,參加全球塑料污染條約第二次談判會議。大會的目標是在2024年底前完成談判,并制定一項全球性、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塑料條約。

塑料對自然生態與人體健康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

據估計,目前人們在海洋中發現了75至1.99億噸塑料,河流和湖泊把塑料垃圾從內陸帶到海洋。迄今為止,至少有344個物種報告了被塑料纏繞案例,包括所有海龜物種、超過三分之二的海豹物種、三分之一的鯨魚物種和四分之一的海鳥;至少有 233 種海洋物種記錄到有攝入塑料的情況。

大多數塑料制品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完全消失,而是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成為微塑料,被自然和動物吸收,進入生態鏈,甚至進入人體??茖W家已經在人們的肺、肝臟、脾臟和腎臟中發現了微塑料,最近的一項研究在新生嬰兒的胎盤中檢測到了微塑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現,塑料顆粒會導致人類遺傳學、大腦發育、呼吸系統問題和生育問題發生變化,不過對人類健康的全部影響仍有待研究。

迄今為止,在全球產生的70億噸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10%得到回收利用。此外,大部分一次性塑料產品由化石燃料生產。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的數據,塑料還導致全球變暖,其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2019年全球排放量的3%以上。到2040年,人們預測,與傳統化石燃料塑料的生產、使用和處置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增長到全球碳排放的19%。

塑料污染的解決方案,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推動,需要投資者調動資金、制定標準,也需要個人和社區用行動減少對塑料的依賴。研究表明,到2040年轉向循環經濟,有助于將排入海洋的塑料量減少80%以上;將原生塑料的產量減少55%;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并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創造700,000個額外的就業機會,改善數百萬工人的生計。

是時候改變我們生產、消費和處理所用塑料的方式了。

我國2007年開始加強對塑料廢棄物進口的限制,在2017年對非工業塑料進口實施了更嚴格的永久禁令;已建立起由市場自發形成的覆蓋廣泛的廢塑料循環利用體系,每年回收廢塑料量世界第一。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減少固廢生產,強化固體廢物治理體系。

6月5日晚19:00—20:30 ,界面新聞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進行一場直播,邀請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海洋和塑料項目總監張亦默,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秘書長蔣南青,中歐綠色與循環經濟政策專家高楊,與【界面新聞ESG】連線,聊聊從國際到國內,從政府到民間,從產業到個人生活,我們應如何“減塑”,歡迎收看!

閱讀 45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