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用植物 - 沉香
沉香
1香藥文化與沉香的古今傳承
“香文化”跟“酒文化”和“茶文化”一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人們在追求香本身蘊含的味道的同時,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品味、價值追求和思維方式,香滿足了人們對物質和文化的雙重需求。從中國香文化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對香的認識,不僅僅是香本身的形態和味道,還包括了對香賦予的文化內涵和感悟。中華香文化中的以香修身、以香修心、以香修為,體現了從哲學的角度追求香的價值,以求獲得心靈的洗禮、精神的升華和人生的領悟,形成了一種獨有的文化特征。
張桂徵繪
據統計,使用沉香的中藥處方超過 160 個。《中國藥典》記載了沉香具有 “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了沉香具有 “冶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 的功效;并稱贊 “海南沉香、一片萬錢、冠絕天下”。《醫林纂要》記載了沉香具有 “凡一切不調之氣皆能調之” 的功效。
沉香的主要成分為倍半萜類和2-(2-苯乙基) 色酮類,單萜和倍半萜類為沉香精油的主要揮發性成分,色酮類化合物為沉香的特征性成分,《中國藥典》收載了 6 個色酮化合物作為沉香的指標性成分,并確定了沉香四醇的含量作為沉香的定量指標。藥效學研究結果顯示,沉香提取物具有平喘、止嘔、鎮靜安神等功效,同時具有抗炎、抗焦慮、抗抑郁等藥理活性。
孫英寶繪
2沉香資源的現狀
沉香來源于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屬(Aquilaria Lam.)植物。沉香屬植物為世界性的資源,全部都能用于生產沉香,全世界十幾個物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亞及中國南部,中國主要為白木香。近年來,中國采取了嚴格的保護措施,將沉香納入了國家保護體系。目前全世界沉香屬和擬沉香屬物種均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
3沉香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
為了保護沉香植物資源和可持續利用,中國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組織白木香的種植,為沉香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礎。
上世紀 30 年代以來,人們關于沉香形成原因的說法各異,直至 2009 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及其海南分所魏建和團隊成功解析了 “誘導白木香防御反應形成沉香機制”,揭示了通過單獨或復合誘導白木香防御反應,產生活性物質,填充木質部即可形成沉香。在機理解析基礎上,成功研發了“通體結香技術”,該技術首次實現了人工栽植的沉香樹整個植株內部可高效、穩定、優質結香,克服了傳統結香技術效率低、品質不穩定、成本高、操作繁瑣、難以大規模推廣的嚴重局限。沉香通體結香技術已在中國以及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文萊等 10 個國家廣泛應用。
大規模種植的白木香林
Current Status of
Agarwood Resources
Agarwood is derived from Aquilaria and Gyrinops(Thymelaeaceae). More than thirty species of two genera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and southern China. Aquilaria sinensis is the main speci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adopted strict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included A.sinensis in the national protection system. At present, the species of Aquilaria and Gyrinops have been listed in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 Appendix II.
張桂徵繪
專家顧問:張本剛 | 張憲春|宋經元
文化顧問:張桂徵 | 張振華 | 孫英寶
攝 影:王秋玲|譚運洪|王斌|彭玉德|許為斌|徐曄春
稿 源:楊 云
翻 譯:齊耀東 | 李 鉞
責任編輯:孔祥瑞 |李姍姍 | 楚雅南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