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分類學能力現狀--看完可能會覺得這是勸退專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天要分享的是來自澳大利亞2016年分類學能力現狀的調查報告。通過觀察別國的分類學變革,或對我國的分類學研究有所啟示。
報告來源:澳大利亞環境與能源部
摘要:
背景:澳大利亞生物資源研究計劃(Australian Biological Resources Study)主要致力于促進和支持澳大利亞分類學和系統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它們在在1975年、1991年、2003年和2016年對澳大利亞的分類研究能力進行了調查。
【這是澳大利亞政府的一個大項目,旨在促進澳大利亞的生物資源研究,運行了超過40年!!!主要包括生物分類學或者說是分類學研究,對澳大利亞的生物進行發現、描述、分類、命名,可以說這是一個國家主導的宏偉項目,你羨不羨慕?他們相信由分類學所提供的生物多樣性信息將為政府的政策制定、科學和工業等提供知識基礎。我也不會懷疑這一點。。。
Ref. https://www.communitygrants.gov.au/grants/national-taxonomy-research-grant-program ;;https://www.environment.gov.au/science/abrs】
結果:1. 積極從事分類學和系統學研究的研究人員數量多年來一直在下降,但是該領域的女性工作者比例提高了。
2. 分類學領域的工作得到了很多退休的或者榮譽研究員(honorary researchers)的支持,超過四分之一的人不拿薪水。
【果然是黑心的資本主義國家,讓人白干活啊,不過我也好奇他們是怎么生活的;從業人員數量下降,說明沒啥前途,不干的好;職位少是肯定的;女性研究員數量增多,撐起來半邊天!】
3. 歷次調查都發現分類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基金funding、工作安全感和機會。最新的調查報告(2016年的)顯示博士后研究職位少以及在文獻計量學背景下的對分類學價值的認知方式也是擔憂。
【雖然我國的分類學研究人員也很關心這些問題,但是我想問問國外的同行們你們真的不關注自己的住房問題嗎?你們工資夠不夠生活?】
下面把報告的重要部分梳理一下
調查背景和數據分析方法:
為了對澳大利亞的分類學家和系統學家的勞動力狀況進行評估,進行了四次調查評估(1975年,然后是1991年,2003年和2016年)。縱向比較以透視澳大利亞的分類學研究狀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也支持!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制定Google Forms然后盡可能的分發給所有相關的從業人員,當然是通過郵件的方式,方便快捷。--【sorry,我不知道Google Forms是怎么用的】
回收郵件后用R平臺進行統計分析。利用Web of Science數據庫通過關鍵詞““n. sp.”和“sp. nov.”檢索新種。【果然還是要發SCI,要不然都不一定能被檢索到】
調查結果出爐,來看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看來從業人員主要從事于分類學的核心活動以及系統發育和系統學研究。女性工作者在各個領域都要比男性數量少一些。看來追平還得加油!
和1991年相比,2016年女性的從業人員比例逐漸擴大,從23%上升到了37%。隨著時間推移,員工的年齡結構也發生了變化,2016年的高頻年齡段在40-60歲,而1975年為30-39歲.
澳大利亞分類學家的貢獻
在全球范圍內,現在進行的分類學研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理解物種概念和類群之間關系的方法和技術(如掃描電子顯微鏡、分子分析技術、系統發育推斷分析等)也是我們已知的最復雜的技術,這些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
通過在Web of Science搜索,發現2016年澳大利亞新物種描述達到了歷史新高,有385份記錄,相當于全球總分類出版物的4%多一點(n = 9075)。據估計,在澳大利亞有570000個物種,其中大約有148000以被描述,全球估計有1100萬個物種,其中僅有190萬個被描述(Chapman 2009)。
描述新物種最多的前幾個國家:
【上面的統計表格順便也統計了中國在新物種描述工作上的進展,1991年中國還看不見影子,2003年之后中國開始瘋狂補課,2016年躍居世界第一!!沒什么可值得高興的,補歷史欠賬而已!!!中國的幅員遼闊,存在各種地理環境和氣候帶,生物多樣性高是必然的。問題是我們清楚自己的家底嗎??】
澳大利亞的分類學工作從業人員增加了嗎?
根據報告的統計結果,澳大利亞分類學家數量相對穩定的趨勢實際上代表了實際數量的下降。從1975年(1380萬)到2016年(2410萬),澳大利亞人口幾乎翻了一番(數據來自澳大利亞統計局www.abs.gov.au)。該領域的從業人員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卻沒有相應的增加。
值得思考的趨勢
從業人員的年齡結構發生變化,有老齡化趨勢。
退休后不領薪資繼續分類學勞動的人數量增加。
另外也發現了勞動力流失的現象,如47%的受訪者表示在目前工作地任職少于9年。
工作意愿降低,很多人對于自己未來12個月內依舊從事分類學工作信心滿滿,對5年后的職業愿景則充滿不確定性。
不僅中國,澳大利亞的分類學家同樣面臨困境
沒有足夠的職業發展機會,簡單說就是專業對口的職位不多,就業難!!
分類學的工作影響因子較低,引用的不高。學科評價比較低
基金資助機構認為這個學科的重要性不如其他學科。
【看看,上面這些問題在中國也是一樣的,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必須勸退的專業!!!】
你覺得你能成為他?
同學們,你要想想自己是否真的熱愛這個專業,畢業后還能否抱有一腔熱血。否則還是把這個苦差事交給家里有礦的人去干吧。人生苦短,早為稻粱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