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微生物資訊 > 疫情資訊

北京本輪疫情涉及行業場景、途徑、癥狀復雜多樣

媒體:醫學界  作者:楊丹丹   專業號:錢佳弘 2020-06-28 09:22:04

“從新發地批發市場發生聚集性疫情以來的病例分析、流調結果、傳播軌跡來看,涉及的行業、場景、人員、途徑、癥狀復雜多樣,容不得我們掉以輕心,麻痹大意。”

今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34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強調,首都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我們必須堅決果斷地切斷一切可能的病毒傳播途徑。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北京市人民政府網

自6月11日以來,北京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97例,在院297例,尚在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25例。昨日,北京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7例、無癥狀感染者4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集中隔離14天后確診,

新增確診病例多人為新發地經營人員

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北京市新增1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14例為新發地市場牛羊肉綜合交易大廳的經營銷售人員。患者最小23歲,最大55歲。

更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有12例新增確診患者為集中隔離14天后確診病例。

6月12日,均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之后核酸檢測呈陽性,直到26日被判定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新增確診病例絕大多數都是由集中隔離觀察人員轉為確診病例的。

目前,已完成16例確診病例流行病學調查,還有1例正在調查中。

上下滑動下方灰色部分

查看16例確診病例詳情

病例1,女,38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天倫錦城,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6月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男,51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經營者樂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3,女,51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經營者樂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醫學觀察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4,女,49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天倫錦城,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5,女,46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新發地商戶樂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6,男,43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天倫錦城,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7,男,29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經營者樂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8,女,55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宜蘭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送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9,男,30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經營者樂園,新發地市場銷售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0,男,27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天驕俊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因咽部不適,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1,男,23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天倫錦城,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陸續出現發熱、咽干、咳嗽等癥狀,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2,男,29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宜蘭園,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3,女,55歲,住址為豐臺區花鄉經營者樂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2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6月24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救護車轉運至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4,男,50歲,住址為豐臺區新村街道銀地家園,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人員,6月15日由專車轉運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26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當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5,男,29歲,住址為豐臺區新村街道清秀城,工作單位為精工時尚創業園某科技公司,曾兩次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9日至12日在公司上班,期間曾到寶龍大廈某公司參加面試,6月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6,男,25歲,住址為大興區西紅門鎮西紅門路,其多名同事和家人有新發地接觸史,6月19日前往大興區政務服務大廳住地附近辦事,6月21日曾到房山區長陽鎮同事家中就餐,并在該小區超市購物,6月23日起陸續出現乏力、腹瀉等癥狀,自行服藥未好轉,6月25日出現發熱自行前往大興區人民醫院就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26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兩次核酸及抗體檢測為陰性后確診

會上,龐星火補充通報了6月25日確診的昌平病例情況,其兩次核酸及抗體檢測為陰性后確診。期間,還曾往多家醫院就診。

患者具體情況如下:男性,62歲,住址為昌平區回龍觀街道龍城北街6號院,已退休。

6月10日曾陪黑龍江來京親屬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就診。

6月13日出現發熱癥狀,6月14日自行到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就診,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6月16日居家未外出,核酸和抗體檢測均為陰性。

6月18日至6月24日期間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回龍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

6月25日核酸檢測為陽性,當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該患者從出現發熱癥狀到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的12天里,兩次核酸和抗體檢測均為陰性。這也引發了公眾對于核酸檢測及抗體檢測的大討論。為什么會出現“假陰”?

國家感染性疾病質量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蔣榮猛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介紹,在實際操作中,采樣質量、感染時間、標本類型、檢測試劑等,都會影響到核酸檢測結果。

另外,蔣榮猛也表示,抗體檢測存在窗口期,較為滯后。抗體IgM通常在發病后3-6天方能檢出,抗體IgG在發病后10-18天方能檢測出,達不到早診斷的要求。

北京疫情病毒來源究竟是哪?

自6月11日北京出現首例確診病例以來,截至26日,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97例。關于北京本輪疫情病毒的來源究竟是哪,也一直是學界和社會公眾較為關心的話題。

圖為2020年6月11-23日北京本地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報告時間分布

昨日,中國疾控中心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6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的通報,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回答。

文件中提到,從1例53歲與1例25歲的男性病例和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環境采集的標本中獲得的3株病毒基因分析顯示,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Ⅰ,排除動物病毒外溢和武漢流行毒株導致的可能性。

該毒株比當前歐洲流行同型毒株更“老”,疫情在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傳染模式,推測主要為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傳播或經物品表面污染的間接接觸傳播。

文件中也對疫情趨勢做了進一步研判:雖然最近發現若干與新發地批發市場無關聯、感染來源尚待進一步調查的病例,提示后續防控可能存在一定的復雜性。但大規模人群檢測結果提示,與新發地市場無關的人群感染率極低,疫情進一步傳播風險低,北京疫情近期有望得到控制。

加速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文件中也提到,北京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新發地批發市場暴露者、中高風險街道/鄉鎮的人員需要采取隔離和核酸檢測。

6月12-22日,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累計采樣達294.8萬人,累計檢測量達234.2萬人,粗陽性率為1.2/萬。

在今日下午的疫情防控發布會上,通報了北京全市美容院美發店等服務行業全員核酸檢測結果,截至26日24時,全市已排查美發美容經營主體10765家(不含未開業門店),完成核酸采樣26286人,已出檢測結果12350人,全部為陰性。

另外要求,各美發美容企業服從門店所在區街道、鄉鎮安排,主動做好從業人員后續核酸檢測工作,做到“應檢盡檢”。

徐和建表示,接下來要堅持預防為主,加快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盡力擴大核酸檢測范圍,按照依法依規、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的原則,做好對重點人員、重點行業的應檢盡檢工作,全力排查風險隱患。

還要加快落實提升檢測能力所需的人員設備和資金,嚴格落實部門單位和個人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做到及早發現、精準防控。要加強核酸檢測的價格管理和引導,完善檢測項目價格政策,做好醫保支付工作。

蚊蠅增多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

夏季來臨,蚊蠅增多,有不少人擔心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

今天下午在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從目前掌握的流行病學證據來看,目前,全球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道。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直接接觸了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或者是手部接觸了被感染者污染的物體,再由沾染病毒的手觸摸了眼睛、口腔或者鼻腔黏膜而導致感染。

王麗萍表示,盡管現在證據不支持蚊蠅作為媒介傳播新冠病毒,但是它們也具備傳播其他傳染病的風險,如瘧疾、登革熱等。

因此,還要警惕蚊蠅,防止被叮咬。通過采取有效的防蚊防蠅的措施,可以極大降低媒介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感染的風險。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新京報、中國疾控中心

作者:楊丹丹

校對:臧恒佳

責編:陳朝陽

閱讀 17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