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里的甜蜜蜜——羅漢果
多年生藤本——羅漢果

去過廣西游玩的朋友,在逛當地的特產店時,會發現除了當地特有的桂圓肉以外,還有一種特產就是羅漢果。
羅漢果可謂藥食同源的中藥,雖然我們臨床很少看到它,但它那特有的甜味已在花茶界風靡已久。食療用量遠遠超過了臨床入藥。

葉膜質,卵狀心形、三角狀卵形或寬卵狀心形。
羅漢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ex Lu et Z. Y. Zhang,是一種雌雄異株植物。和我們另一味中藥木鱉子是近親,但是羅漢果表面光滑,所以又俗稱“光果木鱉”。但羅漢果來源于葫蘆科的羅漢果屬植物。是中國一種特有植物。
羅漢果在1941年由美國學者Walter.T.Swingle根據一份來自廣西永福百壽鎮的栽培“羅漢果”臘葉標本,作為新物種發表命名的。
可見當中國已經把這種植物已經栽培很多年后,羅漢果作為一個新物種才被世人所認識。

雌雄異株,花冠黃色,裂片5。
羅漢果最早拉丁文為Momordica grosvenorii Swingle。因為其種分類比較復雜,先后跟著赤爮屬和苦瓜屬混,后來自己出來單干,成為葫蘆科的一個新屬,單列為羅漢果屬(Siraitia)。
羅漢果本是野生于廣西、貴州一帶的無名野果,直到現在在廣西永福縣一帶小溪或原始闊葉林下還能找到野生的羅漢果,只不過果子很小,如乒乓球一般。

果球形或長圓形,初密生黃褐色茸毛。
關于羅漢果藥用歷史,最早在唐宋時期,在廣西當地就有人食用歷史,多用于治療咳嗽等癥。而關于其文字記載直到清朝才有記載,在道光十年《修仁縣志》(今荔浦縣),記載:“羅漢果可以入藥,清熱治嗽,其果每生必十八顆相連,因以為名。”

尚未到采收期的羅漢果,果實嫩綠色。
羅漢果直到清朝后期藥用價值逐漸得到肯定,如《嶺南采藥錄》“果實味甘,理痰火咳嗽,和精肉湯服之。”從此也逐漸發展出羅漢果栽培,如在民國《藥物出產辯》均有介紹和收載,從此羅漢果開始聞名,敲開了中醫界的大門,有緣得錄于本草醫經中。
并在1977年《中國藥典》及之后歷版藥典也均有收載,從此進入了政府單位,成為了公務員。完成了從一個無名野果到年產值幾億元的中藥逆襲。

秋季果實變為深綠色,為羅漢果采收期。
羅漢果如此受歡迎,不僅因為入藥具有清熱潤肺,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治療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秘。更是羅漢果具有不同于其他中藥的苦味,而其味甘甜,甜度比蔗糖高150倍,這也是人們上火時,怕苦的人就想到了羅漢果。
羅漢果,這極高的甜味,主要原因是含有一種叫羅漢果甜甙的物質,這是一種低熱型甜味劑,也是羅漢果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因此它也是肥胖、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不錯選擇。
羅漢果因具有不錯的前景,在廣西、福建、湖南、廣東當地都有規模的被種植,尤其在廣西永福縣和龍勝縣種植最廣,其中永福縣種植面積最多,占到全國的60%左右,并命名為羅漢果之鄉。

羅漢果(炭火烘干)
羅漢果一般在立秋后果實逐漸成熟,由嫩綠轉青色即可采收。平攤放置8-10天,由青色轉黃色時,再用炭火烘干,取出便可。這種加工方法為羅漢果最早,也是最傳統的一種方法,烘干后的羅漢果,表面棕綠色,掰開后種子團焦糖色。

羅漢果商品(真空干燥)
早先羅漢果多為炭火、電箱烘干加工,但是近些年來悄然開始流行一種外表金黃色,掰開后瓤白色的規格,并且在泡水喝起來,一點也不遜色。
其實這是一種真空干燥羅漢果,就是直接真空低溫干燥加工的一種規格。主要通過迅速蒸發掉里面水分,將糖分留在羅漢果里面,既能保證果體品質又能保存果的風味物質。
其實無論哪一種加工方式,都是不錯的,羅漢果均以個大,完整,搖之不響為佳。

羅漢果花茶里沒有羅漢果花......

我們逛街、旅游或者趕集的時候,經常聽到遠處的路攤邊在喊“百花益壽茶,免費品嘗”,說含有羅漢果花、觀音草、相思葉、甜葉菊、薄荷等。可以治療失眠多夢、咽喉腫痛、口干口苦等很多病癥。并且很多老年人在圍觀,并且免費品嘗完,都覺得好喝都會買兩包。因為主要含“羅漢果花”,又被稱為羅漢果花茶。
集市上到處售賣的“百花草益壽茶”又稱為羅漢果花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