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海生物多樣性之美】紅瘰疣螈:紅蛤蚧?沒錯,我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 保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聯合推出
第31期
The 31th Phase
脊椎動物.紅瘰疣螈 Tylototriton shanjing
脊椎動物,兩棲綱,有尾目,蠑螈科。紅瘰(luǒ)疣螈(yóu yuán)的頭部、四肢、尾部以及背脊棱和瘰疣部位均為棕紅色。雌螈通常比雄螈的個體稍大,雄螈全長為136-150mm,雌螈全長為147-170mm。頭部平扁,兩側脊棱顯著隆起,無唇褶,身體兩側各有1排球形瘰粒,一般14-16粒,彼此分界明顯。前肢指為4,后肢趾為5。尾部側扁,鰭褶較低。背面棕黑色。
紅瘰疣螈為卵生兩棲動物,成螈為陸棲生活,常棲息在陰濕環境中。每年5-6月為繁殖季節,多在靜水水域配對產卵。幼體在水域內生長發育,長大后轉為陸棲生活。通常棲息于氣候溫暖,海拔1000-2000m的山區林間及稻田、河流等濕地附近。非繁殖期多棲息在林間草叢下或陰濕環境中,以蚯蚓、蜈蚣、步行蟲、蝸牛等昆蟲及其他小動物為食。
紅瘰疣螈的頭部兩側顯著隆起了兩個棕紅色“肉瘤”(頭側脊棱),“肉瘤”后端向內彎曲與耳后腺前端相連接,好似傳說中的麒麟的角,所以民間又有“金麒麟”之說。
紅瘰疣螈以前的分布比較廣,數量也比較多,但因民間流傳其具有藥用價值而常被捕捉,又因其色斑艷麗,也常被捕捉、出售作為寵物飼養觀賞,故近年來數量急劇減少。加之棲息生境破壞和縮小,也影響其種群繁衍。已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需加強保護。
紅瘰疣螈在我們保山,被稱之為“紅蛤蚧”。對保山人民來說,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紅瘰疣螈其實是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隨意抓捕、買賣、養殖、食用都是違法的哦!
雨季來臨,紅瘰疣螈進入繁殖季,正是特別活躍的時期,野外遇見率也比較高。雨后,在公園草地、湖邊,甚至林區公路邊都能經常看到它們的身影。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在野外遇到紅瘰疣螈,請不要打擾它,也許它正在尋找伴侶呢。任何一個微小的生命都需要您的呵護!
攝影師介紹
Introduction of the photographer
段紅蓮,自然名“貓頭鷹”,野生動植物保護專業,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多年。喜歡大自然,喜歡觀鳥,喜歡游歷山水間······幸運的是把工作和興趣有機結合,成為了最幸福的保護工作者。
文字整理:楊曉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