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沙龍回顧 | 擴大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融資需商業模式和融資模式雙創新

媒體:原創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會   專業號:世界自然基金會 2023-07-27 11:41:35

不同于傳統能源項目,以光伏、風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一般規模較小、建設周期短,需要更為靈活的融資支持。可再生能源項目有哪些主流的投融資模式?其商業模式在非洲又有哪些創新?為擴大私人投資,需要監管部門、發展金融機構做出哪些努力?

2023年7月12日下午,這些議題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北京代表處)主辦的中國對非可再生能源投資系列沙龍第五場“非洲可再生能源項目如何融資”中得到了充分的探討。沙龍由龍行團隊創始合伙人、總經理張洪福先生主持,近50位來自企業、投資機構、國際組織、社會組織的代表線上線下進行了分享和交流。

WWF International政策倡導高級主任 Alice Ruhweza 女士致辭

開場致辭中,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政策倡導高級主任Alice Ruhweza女士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領導者。對于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的非洲大陸來說,其技術和經驗對非洲可再生能源發展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們期待在中國 ‘一帶一路’ 倡議和非洲各國能源轉型目標的引領下,加快中國對非可再生能源投融資,實現更好的環境、社會、經濟和氣候效益。”

私募股權融資

已成為可再生能源融資的常見形式

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的特邀研究員汪申博士分析了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融資鏈條上項目發起方(Sponser)、借債方(Lender)、購電方(Off-taker)、運營方(Operator)和供應商(Supplier)等不同主體在能源轉型進程中的關鍵角色,結合適用場景和典型案例,介紹了私募股權融資,自身資產負債表融資,資本市場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特別是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以及銀行信貸、特別是出口信貸等多種主流投融資工具和模式。

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的特邀研究員汪申博士分享

汪申博士認為,私募股權融資已成為可再生能源融資的常見形式。而能源石化企業旗下設立專門的投資機構(例如 Shell Ventures)也是一種常見的投資模式。

因此,汪申博士建議我國電力國企+私募股權機構可以作為項目發起方,國內四大行+股份制銀行作為借債方,參與到對非可再生能源投資中。此外,汪申博士也看好中國-非洲碳市場的建立,以形成商業閉環,促進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

商業和融資模式已有多重創新,

但中資參與仍較謹慎

來自國復咨詢的高級經理張歆佩女士介紹了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融資的特點和中資參與的現狀。他們的研究發現,非洲可再生能源市場具有如下特點:資源稟賦好,但開發與利用滯后;投資增速快,但整體體量小;投資國別集中度高;電力可及問題突出;資金不足,急需投資等。

國復咨詢高級經理張歆佩女士在分享

她認為,非洲可再生能源項目融資難最大的挑戰在于商業性和經濟性不足,因此需要商業模式與融資模式并舉創新。張歆佩女士以中鋼Samancor鉻業和意大利能源巨頭ENEL為例,介紹了開發信用較好的大企業客戶,與其簽署私人購電協議的商業模式。此外,以非洲M-KOPA移動支付服務為例,介紹了對離網項目用戶采用分期付款的商業開發模式。這兩種商業模式創新性地提高了項目的可融性。例如M-KOPA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前后獲得20輪融資,融資總額達到5.3億美元。

此外,張歆佩女士還介紹了融資渠道拓展對融資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貢獻,包括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混合融資、第三方市場合作、眾籌融資等。而融資和商業模式創新與數字化、互聯網的結合,也讓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2022年5月,法國Engie Energy Access和非營利區塊鏈組織Energy Web啟動了一個太陽能眾籌區塊鏈平臺,眾籌資金將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尤其是電氣化率特別低的盧旺達、贊比亞等國部署離網電力系統。電力用戶可通過“從租賃到擁有”的模式逐步償還款項,而參與眾籌的投資人可獲得Energy Web的代幣,一年后代幣有望給其帶來10%的投資回報。

不過,中資投資非洲非水可再生能源仍較為有限,主要以EPC/供貨為主。張歆佩女士介紹,根據過往咨詢經驗,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態度仍較為謹慎,僅作為潛力市場,投資實踐較少。

發展融資對擴大非洲微電網投資

關鍵引領作用

非洲微電網開發者協會是非洲分布式能源公司和微電網開發者組成的行業協會,致力于通過發展分布式能源,實現非洲電力可及目標。來自該協會的傳播總監Abraham Mudasia先生介紹道,為了到2030年實現非洲全部人群的電力覆蓋,還需要建設16萬座微電網,預計總投資超過900萬美元。但目前,僅有13%承諾的資金被撥付,企業擴張資本缺口巨大,同時受到審批緩慢的制約。

非洲微電網開發者協會傳播總監Abraham Mudasia先生在分享

為加快微電網發展,Abraham Mudasia先生建議,充分利用發展性金融機構(DFIs)的優惠貸款,降低市場風險,撬動私人投資;提升微電網規模以提高營利性;充分利用政府/公眾和社會/私人資本合作(PPP)模式,明確購電方,提升項目可融性;加快項目審批進度等。

圓桌對談現場

在圓桌對話環節,來自烏干達世紀銀行的Abdul Kyanika經理分享了該行通過與能源信貸公司、太陽能設備公司、電力公司等合作,為客戶提供小微貸款服務的經驗。幾位圓桌嘉賓進一步探討了商業模式設計、充分利用政策便利等話題,并與線上和線下參會者就中國戶用光伏的商業經驗、中國“一帶一路”相關綠色金融產品等話題展開了交流。

本期沙龍是WWF北京代表處“中國對非可再生能源投資沙龍”系列活動的第五期。自2022年11月以來,龍行團隊協助WWF北京代表處邀請東非五國(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贊比亞)能源部門、行業協會、融資機構、國際機構、非洲社會組織與中國企業、投融資機構和社會組織一起,從技術可行性、應用場景與市場機會、能源政策和營商環境等方面,就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的前景和機遇、挑戰及解決方案、優秀實踐進行了分享和討論。除了國別議題,沙龍還分別就社會組織參與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的機遇與路徑、微電網在非洲的機遇與挑戰進行聚焦,尤其對相關應用場景、商業模式、解決方案等進行了討論和案例分享。

通過系列沙龍活動的開展,項目組搭建了各利益相關方信息互通與交流的社群平臺,幫助大家不斷拓展“朋友圈”,促進信息和資源對接。未來,WWF北京代表處期待與各利益相關方一起,以更多元的形式,探索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資新機遇,促進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

閱讀 41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