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象和TA的鄰居們——菌子和硝塘
眾所周知我們云南人嗜菌,六七月份雨水季節一到,漫山遍野的菌子吸引不少人前去尋摘,可有這么一位叫彭叔的人,任它再美味的菌子,他也不上山去采摘,甚至他也不允許別人上山,到底是為什么呢?
西雙版納大渡崗大荒壩,這里盛產大紅菌(紅菇),也是亞洲象的棲息地,為了避免和減少百姓與亞洲象的正面遭遇,這里有一種職業叫亞洲象監測員,同時也是亞洲象安全防范宣傳員,這就是彭叔的工作。
彭叔將亞洲象安全防范知識帶到了大渡崗鄉轄區內的六個村委會,81個村小組,自己以身作則為當地老百姓樹立了不進山采菌的好榜樣。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尚書》
鹽是重要的調味料,也是人體不能缺乏的重要元素。
鹽對很多動物來說都非常重要,其中也包括亞洲象,由于體重大需要的鹽也更多,雖然由于沒有汗腺減少體內鹽的代謝但一頭成年亞洲象每日需要攝入的鹽也有50g,那么這些大塊頭是怎么攝取足量鹽呢?哦對了,大象也和我們人類一樣不能吃太咸了,不然會對腎臟造成傷害。(你知道一個成年人每天推薦食鹽攝入量是多少么?答案:5g)
大象的鹽來自這個小水塘,叫“硝塘”。
硝塘是自然形成的,在森林里常常能找到,這片地下富含鹽分和礦物質,隨著雨水或溪水的浸泡、沖刷,礦物質慢慢沉積天長日久就形成了。這個小水塘對大象來說非常重要,少則一兩天、多則三五天一定來一次會補充營養。大象還會記住硝塘的位置,并通過大象帶小象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硝塘就是這樣一個大自然的饋贈。
在村子周圍就有幾處硝塘,隨著一次又一次的亞洲象安全防范宣傳,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的勸告,大渡崗鄉老百姓僅對亞洲象的看法也在慢慢發生改變,居民理解了村子周邊的小水塘是亞洲象補充能量的“加油站”,大家都注意保護了起來;大家也知道了亞洲象的覓食習性是清晨和傍晚,外出盡量和大象錯峰,如果必須外出就要格外小心。這種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濃郁的保護氛圍,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也離不開彭叔和同事們的努力。
如今的大渡崗和周邊鄉鎮,已經吸引了更多的亞洲象過來覓食。
(彭叔其實歲數不大,但是大家習慣這么叫)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