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海生物多樣性之美】斑頭鵂鹠:猛禽當中的小萌星
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 保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聯合推出
第35期
The 35th Phase
脊椎動物.斑頭鵂鹠Glaucidium cuculoides
脊椎動物,鸮形目,鴟鸮科。鸮形目鳥類眼周的羽毛呈輻射狀,面部很像貓,因此人們習慣稱它們“貓頭鷹”。它們的眼睛位于面部的正前方,眼睛固定在眼窩里,不能轉動,只能通過頭部的轉動來搜尋獵物和觀察世界。于是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它們具備了一個“特異功能”,特殊的頸椎結構使它們的頭部能夠轉動270°,而人類的頭部左右兩邊的最大旋轉幅度為90°。
斑頭鵂鹠個體較小,體長僅24cm左右。面盤與其它鸮形目鳥類相比不太明顯。體羽褐色,沒有耳羽簇,頭部和上下體羽均具有較細的白色橫斑。腹部為白色,下腹具有寬闊的褐色縱紋,兩脅部栗色。尾羽上有6道鮮明的白色橫紋,端部白緣。虹膜為黃色,嘴為黃綠色、基部較暗,趾也為黃綠色,爪近黑色。
斑頭鵂鹠為留鳥,棲息于從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帶的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也經常出現在靠近人類居住地的花園和公園里以及村寨和農田附近的疏林里。貓頭鷹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但是斑頭鵂鹠白天也經常外出活動,特別是在育雛期間,白天活動更加頻繁。它們大多單獨或者成對活動,一般在夜間和清晨發出叫聲。斑頭鵂鹠具有發達的耳鼓,聽覺神經非常發達。雖然它們是地道的色盲,但在夜晚視覺異常敏銳,比人類要高出一百倍以上呢。而且它們的喙部和腳部強健有力、銳利非常,便于發現、抓捕、撕咬獵物。
斑頭鵂鹠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常常威風凜凜地站在高大的樹梢和電線上,巡視著它的領地。“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獵物只要被它盯上,往往逃無可逃!別看它一臉呆萌的模樣,動起手可是干脆利索、兇猛異常。它們不但能飛撲地面上的白鼠、蜥蜴等獵物,也能像鷹一樣在空中追捕飛鳥和昆蟲。所以,它們雖然個子小巧卻也是名副其實的猛禽呢!
斑頭鵂鹠主要以蝗蟲、甲蟲、螳螂、蟬、蟋蟀、螞蟻、蜻蜓、毛蟲等各種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鼠類、小鳥、蛙和蜥蜴等動物。對農林業有益,被老百姓稱為益鳥。斑頭鵂鹠的嗉囊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個地吞下,然后再將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發、幾丁質等殘物渣滓集成小團,經過食道和口腔吐出,稱為食丸,也叫唾余。
《詩經》曾有云:“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鴟鸮指的就是貓頭鷹啦。又因其常在夜間發出凄厲的叫聲,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一種“不祥之鳥”。但在希臘,貓頭鷹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象征著智慧、理性和公平。日本也將貓頭鷹稱為“福鳥”,代表著吉祥和幸福。現實中,貓頭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是捕食老鼠的行家里手,也是農林業的增產“好幫手”。由于棲息生境的減少,以及大量使用農藥,貓頭鷹的數量急劇下降,在野外也越來越難監測到了,已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其實所有的鸮形目鳥類都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最低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呢。
攝影師介紹
Introduction of the photographer
錢文,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從事林業工作多年。喜歡爬山涉水感悟自然。以前植樹造林,現在愛鳥觀鳥護鳥,成為了快樂的鳥人。
文字整理:段紅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