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荒漠植物白刺 降雨增加后會“加班”工作

媒體:科技日報  作者:馬愛平  宋平   專業號:白刺 2020-07-16 21:37:27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愛平 通訊員宋平)近日,記者從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荒漠化所團隊研究發現,荒漠植物白刺在人工增雨后會延長其物候期,這意味著在未來降雨量可能增加的趨勢下,白刺會延長“工作時間”。該研究進展日前在線發表在《植物學前沿》上。

植物物候主要指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對節候的反應,如各種植物發芽、展葉、開花、落葉等現象。物候是陸地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響應指標之一,其變化也是植物適應氣候變化的主要表現形式。該研究團隊發現,降雨增加后,白刺“加班加點”工作,有利于白刺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如設置年增109毫米和145毫米降雨處理后,白刺的光合作用對高溫的耐受性較自然條件下分別提高了2攝氏度和6攝氏度。

論文第一作者、荒漠化所博士鮑芳介紹,植物春、秋季物候的發動受氣溫、降水、光照等很多因素的影響。人工增雨條件下,白刺秋季物候推遲,一方面是因為在水供應條件較好時,葉片內光合作用相關酶的活性提高了,另一方面和水分條件改善使得白刺葉片葉綠素Ⅱ降解速率變緩有關。春季物候的提前則和人工增雨對初春時期土壤水分的補充密不可分。同時,人工增雨對白刺物候事件的影響并不是絕對的,可能會在極端干旱或極端濕潤年份產生相反的結果。

論文通訊作者、荒漠化所研究員吳波說,荒漠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我國干旱、半干旱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2%,且近幾十年來降水持續增加,預計未來降雨會呈現繼續上升趨勢。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當前我國的相關研究多集中于水分條件較好的森林生態系統和草原生態系統,對荒漠生態系統的研究,尤其是在原位開展人工模擬全球變化實驗的研究非常缺乏,限制了我們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荒漠生態系統生態過程變化的深入理解。該研究結果有助于準確、科學預判未來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干旱區植被碳收支,甚至其他相關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的變化趨勢。

閱讀 109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