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云南藍果樹野外回歸存活1600余株
媒體: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張國英
專業號:云南藍果樹
2021-04-26 15:36:47
本報訊 歷時9年,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開展云南藍果樹野外回歸保護工作,使這一物種從最初調查發現的8株,增加到野外回歸存活1600余株,探索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野外回歸保護的新模式。
云南藍果樹又名毛葉紫樹,是藍果樹科藍果樹屬植物,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也是我國特有種。在全國首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中,僅在西雙版納發現了云南藍果樹野生植株8株,全部分布于景洪市普文鎮。
云南藍果樹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主要分布在植被保存良好的溝谷雨林中低洼潮濕處,通常沿海拔500-900米的溪流或溝塘分布。分布地冬春多霧,年平均氣溫20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在80%以上。加之云南藍果樹雌雄異株,結實率極低,在自然條件下,很難自然繁殖。
開展云南藍果樹的野外回歸保護沒有經驗可借鑒。為擴大云南藍果樹的野外種群分布數量,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從2009年起,自主開展云南藍果樹野外回歸保護工作,野外采種、自己育苗、栽種、補植,至今已先后5次在西雙版納的關坪、野象谷等8個點開展了相關回歸保護工作。
保護區科研人員對回歸云南藍果樹植株全部實行掛牌管理和日常監測,掌握其生長情況。據2018年8月底的監測數據顯示:保護區關坪管護站附近,2009年種植回歸的150余株云南藍果樹,現存109株,成活率超過70%,植株最高達13.8米,胸徑最大為37.9厘米。科研人員還對所有地塊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建立了相關數據庫?!恫煌诚略颇纤{果樹幼苗生長狀況分析》等多篇研究論文發表,《極小種群保護物種——云南藍果樹回歸與監測》科研成果還獲得了2015年西雙版納州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張國英)
閱讀
71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