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微笑的保護區——何王廟長江江豚保護區
它面積不大,卻坐擁長江,始終常帶“微笑”;它名頭不響,但它保護的物種亦常帶“微笑”,受眾人追捧。它就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自然保護區——湖北監利何王廟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它美麗的面紗。
01
自帶“微笑”的何王廟
浩浩蕩蕩的長江,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沖出三峽后,在一望無垠的兩湖平原上恣意扶搖擺動。由于受到地形、地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長江荊州段的河曲十分發育,形成了譽滿華夏的“九曲回腸”景觀。
也就是這種景觀,使得長江兩岸的百姓福禍雙兮。“福”于長江帶來的大量泥沙沉積,形成廣袤的良田和交錯的河湖,物產豐富。“禍”于河曲內泥沙沉積使得水流不暢,洪水常發,長江改道。
長江太平口水道(荊州) 圖源 圖蟲創意
歷史上,長江在荊州段的自然改道和人工改道(“裁彎取直”)發生多次,每一次的改道,都會遺存長短不一的“長江故道”。
下荊江河道歷史變遷圖 請橫屏觀看▼
1968年之前,湖北監利縣和湖南華容縣還是對江向望的兩地,之后,國家就在湖北何王廟(湖南集成垸)的地方對長江水道實施了“裁彎取直”工程,最后不僅留下了33公里的“長江故道”——何王廟故道,還造就了湖南省唯一一片地處長江以北的“飛地”。
何王廟“裁彎取直”示意圖
你若仔細觀察這塊“飛地”,形態上像極了被何王廟水道環圍的“微笑天使”——長江江豚。
02
自帶“微笑”的長江江豚
長江江豚,長江沿岸居民親切地稱其為“江豬”。它屬于鯨目、鼠海豚科、江豚屬中的一種。曾經,它一直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亞種,直到2018年4月,它被升級為獨立物種,學名由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正式改為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長江江豚平常喜歡單只或成對活動,也會結成4-5只小群體。它們成年后的體長為120-190厘米,體重為50-100公斤,自然條件下一般可以活到20-25歲,相當于人類壽命的1/4。長江江豚很聰明,成年后智力相當于4-5歲的小朋友。
長江江豚 圖源 何王廟保護區提供的視頻
長江江豚眼睛小,視力較好,但由于江水渾濁,和其他鯨豚類動物一樣,主要依靠回聲定位來感知食物(以魚蝦和軟體生物為食)和躲避危險。
何王廟長江江豚在尋找午餐 圖源 張志斌
它們全身為藍灰色或灰黑色,尾部扁平,形似海豚,但是沒有背鰭,它頭部有個球形的鼓包近似圓形,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嘴巴閉著的時候,看起來像抿嘴微笑,正因為這個“祖傳”的治愈系笑容,長江江豚又被稱為“微笑天使”。
微笑天使 圖源
https://www.thinglink.com/scene/758368446315495425
03
曾經何王廟水道里的“雜耍小能手”
長江江豚是淡水豚(即生活在淡水中的鯨豚類動物),僅分布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的干流和洞庭湖、鄱陽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
曾經,與“微笑天使”一起生活在長江的小伙伴——“長江女神”白鱀豚,也是我國特有的淡水豚。但不幸的是,在2007年,白鱀豚被英國《皇家協會生物學快報》正式宣布功能性滅絕,長江江豚便成為長江中僅剩的小型鯨豚類動物。
資料來源:南京長江江豚保護公眾號
長江江豚屬于哺乳動物,用肺呼吸,所以它們每隔30秒就要出水換氣,最多也只能潛水4分鐘,外加性情活潑,所以經常在水中上游下竄,做出翻滾、點頭、噴水等高難度動作。
長江江豚吹浪 圖源 楊衛平
有時候長江江豚還會進行有趣的吐水行為,絕對是長江里的“雜耍小能手”。曾經長江在何王廟段還未“裁彎取直”之前,兩岸的人民還能常見它們“雜耍”其里。
吐水的長江江豚 圖源 https://k.sina.cn/article_1301904252_4
d997b7c04000o4di.html?wm=8001
04
“微笑天使”也有“眼淚”
長江江豚是個古老的物種,樂游于長江中下游的干流與湖泊中已有10萬年之久,但這狹窄的區域與人類的活動區域也高度重疊,所以它們極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
每年在長江流域以及鄱陽湖、洞庭湖均會發現數量不少的死亡長江江豚,它們或是船體的螺旋槳割傷它們的身體,或是非法的捕撈漁具與電捕方式使它們死傷,或是竭澤而漁的捕魚方式讓它們在冬季死于饑餓,或是水利上持續降低的水位使它們擱淺于淺水圍堰之中……它們幾乎沒有任何反抗,只能“微笑”著流下傷心的“眼淚”。
“哭泣”的天使 圖源 新華社肖巖
數據來源:民間版“江豚死亡簿”、水野保護者、海翁伯的博客等,均為不完全統計。其中2018年含向農業農村部進行信息公開申請得到的數據
05
是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長江漁業航運業的發展、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帶來的水體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威脅著長江江豚的生存。
2018年7月2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僅剩約1012頭,這一數量比“國寶”大熊貓要少的多(2019年最新大熊貓數據:全球圈養數量600只;四川有野生大熊貓1300多只,占全國的75%)。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長江江豚的評級在2000年定為“瀕危”,2013年升級為“極危”,距離“野外絕滅”僅一步之差。
令你最意想不到的是,長江江豚這一“可愛”、“古老”、“極危”的“微笑天使”,還處在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的序列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989)》)。
2017年5月,國內專家雖通過了對江豚升級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專題認證,但時至今天,長江江豚真正通過國家認定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的“長征路”還未走完。
長江江豚遷地保護 圖源 何王廟保護區提供的視頻
可喜的是,2020年6月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長江江豚等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跳躍吧微笑天使 圖源 楊衛平
目前,“長江江豚保護形勢已十分緊迫”已成為社會共識,國家已經將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的長江江豚按照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標準保護管理,并一直在努力為其尋找避難所,不過長江江豚升級還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06
何王廟再現“微笑天使”
何王廟故道,目前仍與長江干流相通,但無船舶航行,水質(枯水期為Ⅰ類水體)和水文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和長江干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美麗的何王廟水道 圖源 張志斌
33公里長的故道內有記錄魚類109種,且以定居性魚類為主,優勢種包括鰱、鯽、麥穗魚和鳙等。另有浮游植物111種,浮游動物59種,底棲動物20種。
故道河岸帶植被覆蓋率均在90%以上,有陸生植物67種,是101種鳥類、6種兩棲類、14種爬行類和68種昆蟲的棲息地,不乏黑鸛、湖北側褶蛙、紅腳異麗金龜等珍稀物種。
何王廟故道、天鵝洲故道、長江新螺段水生生物比較
2012年,科學家們考察了何王廟故道,認為該故道:歷史上就是長江江豚的重要棲息地,當前安靜的環境、合適的水位、優良的水質,以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足夠的魚類資源,依舊具備長江江豚棲息的典型特征,是“長江江豚遷地保護極為理想的選址”。
何王廟長江江豚保護區 圖源 何王廟保護區提供的視頻
201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將何王廟故道周邊26.06平方公里的區域,批準成立了湖北何王廟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
何王廟保護區攔江網 圖源 張志斌
隨后,經過三批次,從江西鄱陽湖和湖北天鵝洲故道水域優選12頭長江江豚在何王廟水域“安家”,近3年每年都有1-3頭小江豚出生,且生長良好,目前保護區約有20頭長江江豚。中科院專家預測未來5年,保護區內長江江豚數量將會達到30頭以上,進入快速增長期,成為我國最佳、最具發展的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典范之一。
何王廟成雙成對的長江江豚 圖源 楊衛平
07
一起努力,留住那抹迷之微笑
為保護長江江豚,全社會都在行動。截止2019年11月,我國已建立包括湖北何王廟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在內15個長江江豚保護相關的保護區,覆蓋了40%長江江豚分布水域,保護近80%的種群,初步構建了一群避難所家園;初步建立了政府為主導,科學為指導,保護區為基點,國內外NGO、企業、志愿者共同參與的社會化參與保護格局。
長江中下游部分江豚保護區 請橫屏觀看▼
15個保護區如珍珠,被長江串起,目標就一個:一起努力,留住那抹迷之微笑!
參考文獻
1、Zhou, X., Guang, X., Sun, D. et al. Population genomics of finless porpoises reveal an incipient cetacean species adapted to freshwater.Nat Commun 9, 1276 (2018)
2、王丕烈.中國鯨類[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3、崔鴻,劉勝祥,楊其仁,等.長江新螺段和天鵝洲白既魚豚自然保護區的水生生物比較[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01):74-75+7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