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科普日:厚植科學精神 培育“無廢”生力軍—“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正式啟動

媒體:原創  作者:環境保護基金會   專業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23-09-20 11:15:10

9月17日,“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正式啟動

為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科技與科普 “同等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公眾生態環境科學素質,培育生態文化,落實“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部署,推動“無廢城市”縱深建設,在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生態環境部直屬機關團委指導下,我會聯合中國環境出版集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共同發起的“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系列活動,于9月17日全國科普日正式啟動。本系列活動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團外賣青山公益專項基金資助開展。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溫雪峰、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調研員吳豐成、生態環境部直屬機關團委書記李茜、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劉春龍、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付瑜、中國科普研究所副所長王京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固體廢物管理技術部主任林軍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喬琦共同按下了啟動鍵,拉開了此次2023年“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的序幕,來自北京市東城區九十六中的30余名學生,同線上全國青少年一起,走進中國環境科學院,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破照n堂。

“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多方聯合  厚植科學精神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2023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凝聚社會各方力量,組織多領域的專家深入校園一線開展科普講座,賦能青少年科技夢想。

“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開展8場科普進校園活動,讓科學家講科普,以科普宣傳資料、科普主題講座、科普互動實踐等方式,引導青少年探索科學奧秘,培植青少年的科學精神。

“青少年群體肩負著推動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的時代使命,促進青少年群體理解、參與科技創新,全面提高青少年群體的科學素質,是科普工作的重點任務。”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溫雪峰認為,科普最大的優勢就是將相對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枯燥的問題變成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在談笑間講出了趣味、學到了原理,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興趣、激發了創新的動力。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溫雪峰致辭

近年來,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生態環境領域的科學普及成為匯聚環保力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抓手。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科技處四級調研員吳豐成表示,生態環境部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的指示精神,把科普工作作為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推進社會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逐漸形成了全媒體、全手段、全內容、全方位、良性互動的生態環境科普工作體系。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科技處四級調研員吳豐成致辭

“廣泛募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護環境、造福人類”是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宗旨,基金會秘書長劉春龍介紹,基金會積極投身生態環境科普工作,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切實履行生態環境領域社會組織群眾性科普的實施職責,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讓更多的主體參與到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之中。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劉春龍致辭

“希望通過系列科普活動,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綠色的種子、科學的種子、創新的種子”,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付瑜表示,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將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建立權威、專業、知名科普作家隊伍,激發科學家創作活力,推動“大家與小書”;持續打造“科普會客廳”“科普少年行”“科普創作營”等品牌活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具影響開展科普宣傳,助力提升全民生態環境科學素質與行動自覺,推動從知識普及向價值引領和能力養成邁進。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付瑜致辭

倡導“無廢”  共譜美麗中國

2010年前后,全國多個城市面臨“垃圾圍城”困境,針對固體廢物污染,政府部門開展了“無廢城市”建設。2022年以來,國家選擇了113個城市和8個特殊地區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

“無廢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識,動員多方參與。溫雪峰表示,“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倡導青少年做綠色生活方式的踐行者和“無廢學校”的參與者,把無廢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希望通過科普進校園,能夠激發大家對生態環境工作的興趣,在未來生活工作中,以興趣驅動解決固體廢物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做出很多化腐朽為神奇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生力軍,成為美麗中國的建設者。

“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站出來,才能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可持續的環境。”中國環境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喬琦認為,此次生態環境科普活動,宣傳“無廢城市”建設成果,傳播“無廢理念”,厚植“無廢文化”。用教育普及的形式激發青少年關心“無廢城市”建設、踐行“無廢理念”、投身“無廢城市”建設的熱情和行動力,有助于形成共建、共創、共享的良好局面。

大手牽小手  護航夢想之路

為配合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向廣大社會和公眾推廣“無廢”理念,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啟動了無廢公眾教育項目。以學校為平臺,通過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區、社區帶動社會,傳播“無廢”新理念。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劉春龍秘書長說,今天的活動正是基金會長期工作的有力延伸,希望通過“無廢進校園”活動,能夠將環保知識和實踐帶給更多的青少年,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年輕人積極參與和關心環境的態度將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積極影響。

在“科普少年行 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啟動當天的首場活動上,老師們通過講解與實踐相結合,讓“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固廢理念通俗易懂,在好奇與感嘆聲中,同學們學到了原理、產生了興趣。

同學們參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同學們參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什么是無廢城市?建設無廢城市,我們能做什么。帶著問題,喬琦老師為同學們帶來科普日的第一課《身邊的無廢城市》,教導大家在學習中、生活里如何參與無廢城市建設,做小小環保衛士。在實踐課堂上,同學們感受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旅行,在北京市東城區九十六中李夢菲老師和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第六分社副社長田怡的帶領下,同學們隨著小餐盒的腳步,了解了餐盒回收利用的整個過程,紛紛表示要做踐行無廢理念的小主力軍。

中國環境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喬琦老師為同學們帶來科普日的第一課《身邊的無廢城市》

北京市東城區九十六中李夢菲老師(上圖)和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第六分社副社長田怡為同學們帶來“無廢”科普實踐課

“做無廢少年,讓我的城市更清潔”“好好學本領,長大建設無廢城市”“發明一種新技術,可以把所有垃圾變成資源”……在“一句話征集”活動中,同學們留下了對未來和對自己的期許。

在科普課堂上,同學們積極動手參與實踐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生態環境部直屬機關團委,中國環境出版集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國科普研究所,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單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啟動儀式。本次活動全網覆蓋超502.3萬人次,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青在線、中國青年網、中國環境出版集團視頻號等13個平臺直播。

閱讀 29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