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之藿香
藿香,來源于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tze.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枝葉茂盛或花初開始采割,陰干。藿香屬于芳香類中藥,香氣四溢,也是生活中常見的菜肴,常被稱為大茴、十香菜。你常見到它在菜園、村前路旁,辨識度十分高。而在藥用中,人們常將它與廣藿香弄混,主要是名字十分相近。說到辨識度,它似乎比廣藿香更有人緣,但即使菜肴常用,它卻被《中國藥典》拒之門外。為了對藿香進一步了解,筆者從其藥性、基原形態、藥材鑒別及藥材顯微鑒別對它進行論述,目的是藿香與廣藿香鑒別提供理論依據。
根據《甘肅省中藏藥材標準》,藿香具有祛暑解表,化濕和胃功效。用于暑濕感冒,頭昏胸悶,腹痛,腹脹,嘔吐,泄瀉,濕疹。由于藿香具有芳香性,在煎煮過程不宜久煎。
藿香,來源于唇形科藿香屬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tze.。世界上藿香屬植物有9種,我國產1種,即是藿香,分布廣泛,常見栽培。
對于藿香原植物形態,藿香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四棱,直立,莖上部有分枝,上部分布有較短的細毛。
葉心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上面近無毛,下面被微柔毛和腺體。
輪傘花序集成穗狀花序,花冠淡紫藍色,唇形花冠。
小堅果卵狀長圓形,長約1.8mm,寬約1.1mm,腹面具棱,先端具短硬毛,褐色。
植株茂盛時采割,陰干得藿香藥材,但市場上常見藿香切段,藥材整個較少見。下面了解藿香藥材及飲片性狀。
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彎曲,氣孔極多,直軸式,非腺毛較多,1~4細胞,表面疣狀突起。下表面腺鱗較多,頭部多為8細胞,極少見4細胞,直徑24~90μm,具單柄。小腺毛多為1-2細胞,單柄。
葉柄橫切:葉柄橫切由表皮細胞表面附屬物,表皮、皮層、韌皮部,木質部和髓組成。葉柄表皮細胞類圓形,外被角質層,有腺毛、腺鱗、和非腺毛;腺毛多為小腺毛,具單柄;腺鱗頭部為8細胞;非腺毛多為1~3細胞,外表面有疣狀突起。皮層為多列多角形薄壁細胞構成,韌皮部較窄,木質部不發達,具髓,由薄壁細胞構成。在皮層薄壁組織可見結晶。
莖橫切:由表皮附屬物、表皮、下皮厚角組織、皮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構成。表皮及附屬物,表皮細胞多為類圓形,外側角質樣并有腺毛、腺鱗和非腺毛。腺毛為1-2細胞,具單柄;腺鱗為單柄,頭部8細胞;非腺毛較多,1-3細胞,表面具疣狀突起。皮層明顯,由多列薄壁細胞構成;棱角處由下皮后角組織。韌皮部較窄,形成層近木質部,3-6層細胞緊密排列。木質部主要分布于四個棱角處,導管單個,排列成放射狀;木射線放射狀。髓部寬廣,由類圓形薄壁細胞構成。
以上就是本文所由內容。歡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中醫藥交流,學習
192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收錄于合集 #中藥材
28個
上一篇中藥之菊花下一篇中藥之薄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