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打斗畫面【中國綠色時報2021/5/14第二版】
本報訊 記者龍婷婷 通訊員蔣文龍 劉翠報道 在近日回收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新驛薅子坪協議保護地的紅外拍攝數據中,巡護隊員發現了兩只野生大熊貓激烈打斗的罕見畫面,這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野生大熊貓打斗的首次記錄。
該拍攝點位于海拔2054米,拍攝時間為2020年12月9日23時47分到12月10日凌晨1時04分,共計視頻9段,有效照片20張。
視頻中,冬夜的雪地上,兩只野生大熊貓面對面貼身扭打,相互抱頭撕咬。中場休息時,臉上掛了彩的大熊貓被另一只緊緊咬住后頸,它們站立著大口喘氣,片刻后大戰繼續。整個打斗持續了17分鐘,最后以一只離開告終。
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大熊貓國家公園專家張和民介紹,“經過多年對野生大熊貓的觀測,野外大熊貓相遇或是爭領地,以嘶吼嚇唬為主,激烈打斗一般只出現在繁殖季熊貓求偶的時候。這兩只熊貓如此激烈地打斗,屬于罕見的冬季提早發情。”他推測出兩種情況:一種是兩只公熊貓爭奪配偶,母熊貓應該就在附近。還有一種是一公一母,其中母的不愿意接受交配,便惱羞成怒大打出手。像這種爭斗到臉都撓花了的,更傾向于爭奪配偶權。
“‘比武招親’是大熊貓繁衍后代的特殊方式,有利于野生大熊貓種群的延續和進化。近段時間,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里野生大熊貓活動頻繁,各地陸續發現交配場,甚至遇見大熊貓打斗求偶,說明野生大熊貓種群繁殖力旺盛,大熊貓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張和民說。
“我們區內生活著7只大熊貓岷山A種群。發現兩只大熊貓打斗視頻后,又收集所有的紅外相機資料,暫時沒有發現那只臉受傷的大熊貓蹤跡。我們將增加監測范圍,密切關注它的行蹤。目前,社區保護地范圍內安裝了30臺相機,這次還拍到扭角羚、林麝、亞洲金貓、亞洲黑熊、川金絲猴、紅腹角雉、血雉、斑羚等動物。”新驛薅子坪社區保護地巡護隊長鐘俊德介紹。
平武縣新驛村薅子坪溝社區保護地地處全球35個保護優先區的空缺地帶之一,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2017年成立了社區保護地,通過組建村民巡護監測隊,開展區域內重點物種監測、護林防火和反盜獵巡護,生態資源得到有效管護。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1-05/14/content_3349987.htm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