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中華鱘:我的征途是大海!

媒體:原創  作者:阿里巴巴基金會   專業號:阿里巴巴基金會 2023-05-24 10:19:17

我是一條魚,一條名叫中華鱘的魚。

或許你聽過我的名字,但有個問題你未必能回答上來——中國的魚類那么多,為什么只有我冠名“中華”呢?

我出生在長江中上游流域,幼年時我就在江水里生活,隨著水流一路向下游。一旦我的身長長到10厘米以上,我所生活的長江底層水域里,天敵就很少了。我一路吃,一路玩,日子過得別提有多快活。

但是我的基因里有著對遼闊大海的渴望,所以當我從長江入海口游進東海的一剎那,我就知道,那將是我一生的棲息地。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我國東海、黃海、臺灣海峽等大陸架水域。

無論我在大海里過得多么愜意,當性成熟之時,我身體里貯存的幼年時的遙遠記憶會被喚醒,冥冥之中有一個聲音召喚我,我會洄游幾千千米,到長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找個地方把自己養得膘肥體壯,之后我就不再進食,而是僅僅靠著自身的營養儲備,奮力游回我出生的地方,在那里生下我的寶寶們。生完寶寶之后,我會再次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回到大海里生活,再在大海養精蓄銳5-7年,然后再次踏上返鄉繁衍的征程。

從我幼時離開故鄉到我成年后重回故鄉,這中間會相隔9—26年后,但不管相隔多少年,我都不會忘記故鄉。

我只愿意在長江水里繁衍后代,曾經有外國人想把我的同類移居到他們國家,希望它們能在異國他鄉生下寶寶,但是真的不行,不論路途多么遙遠,不論途經多少險惡,我們都是要回長江的,像海外游子對故鄉懷著的深深眷戀。

我們這樣的生存方式已經持續了上億年,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科學家們至今也無法解釋,出生地是如何在我們一代代的生命傳承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1963年,我國著名魚類學專家伍獻文教授把我們深情命名為“中華鱘”。

你看我,長長的梭形身體,三角形的頭,尖尖的吻,一對像豆子一樣小的眼睛,尾巴上長下短,像一把掃帚,身體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灰白色。我沒有覆蓋全身的鱗片,只在體側長有五行骨板。我的個頭也很大,成年后體長可達0.4—1.3米,體重可達到50—300千克,是長江里個頭最大的魚,人們說我是“長江魚王”,而且我還有希望長到5米長、800千克,在我的家族歷史上是有過這樣的記錄的。我這個樣子是不是挺威猛的?

成年鱘的樣子

可別被我嚇到了,悄悄告訴你,我是沒有牙齒的,所以我注定不可能像鯊魚那樣追著獵物兇殘地撕咬,我只能吃點小魚、小蝦、小蟹、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之類的。因為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海底,我的視力不太好,是長在我嘴巴前面的一對長長的觸須幫了我,它是我的嗅覺感覺器官,我用它在海底的泥沙里嗅來嗅去,看上去像不像萌萌的小狗在撅著鼻子尋找它的食物?還挺萌的吧?沒錯,萌萌的我也在尋找泥沙里的食物。

等我找到食物了,我也不會不顧形象地胡吃海塞,我吃東西還挺斯文的,我會先把嘴巴窩成一根粗大的吸管,伸進泥沙里深深地嘬上一口,啊,還有什么比在海水里吃海鮮更享受的事兒嗎?那味道鮮美得,包你終身難忘。

我就是這樣一條外表威猛、內心蠢萌的魚,你喜歡這樣的我嗎?

還有一件驕傲的事兒,我必須得告訴你,你知道嗎,我是一種長壽的魚,是淡水魚類中的長壽將軍,壽命最長可達40年,如果你從現在開始認識我,我能陪伴你半輩子哦。

我的祖先就更厲害了,1.4億年前,你們人類還沒有一根毛的蹤影呢,我的祖先就跟恐龍同飲長江水了,所以我是世界上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在魚類的生物演化史上,我是介于軟骨魚類與硬骨魚類之間的中間類型,擁有很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所以你們看,我的驕傲不是沒有道理吧!

但是說實話,我也有深深的憂愁。因為這些年,我們種群的生存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個體數量越來越少。根據監測,上世紀70年代,我們在長江還有1萬余尾;到了80年代,數量驟減為2176尾;1988年,我被列為中國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到2000年,只剩下363尾了;到了2010年,僅有57尾2010年,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最近好幾年,科學家都沒能再在長江流域檢測到我的種群里性成熟個體的繁殖活動。因為我們的數量已經跟瀕危時期的大熊貓一樣稀少,于是我又多了一個悲壯的外號,叫“水中大熊貓”……

你問我瀕危的原因?咳咳,原因跟很多因素相關,科學家們分析說,修建水利工程、過度捕撈、水質污染、航運打擾、全球氣候變化等等,都影響到了我的種群生存和繁衍。救命,我可不想這么慘!難道我們要滅絕了?要跟你們徹底告別了?

聽說了嗎,低生育率是全球性的難題,我那些已經到性成熟期的雌魚阿姨、雄魚叔叔們,這些年都不怎么愛生寶寶了。我覺得也不能怪它們,其實在自然界中,如果生存環境不夠好,動物們都是不愿意生寶寶的。

謝謝你們,為了保護我的種群,你們一直在行動。國家建立了江蘇省東臺市、上海市長江口和湖北省宜昌市3個中華鱘自然保護區,2020年,國家制定了長江十年禁漁措施,我相信這個措施一定能保護好長江的生態環境,都有點期待未來了。

在自然條件下,鱘魚媽媽在長江水域里找到一個適合產卵的地方,一次性把幾十萬到上百萬枚受精卵寶寶產在水里,我們的10多種天敵魚類就會聞著味兒來了,它們會把這些卵寶寶當作食物吃掉。卵寶寶的命運兇多吉少,100萬枚卵寶寶中,也就能有幾尾能平安長大,活到性成熟期。所以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自然死亡率是極高的。

在這種情況下,科研人員給鱘魚媽媽建造適合產卵的保護基地,把她產下的卵寶寶保護起來,在人工孵化池里培育幾個月,直到養大成為體長20—40厘米、體重100—300克、身體健壯有活力的幼魚,再把這些幼魚放流回長江水里,就成為保證我們種群數量的重要措施。

被放流的鱘苗

還記得嗎,開頭我說了,等我長到體長10厘米以上時,我生活的長江底層水域里,天敵就很少了,到時候我就可以大搖大擺地沿著長江水域吃喝玩樂,恣意生長,直到游進海里。

我現在正式地向關心我的你,揭曉我的身份——我是由湖北省荊州市中華鱘保護中心培育的一條中華鱘幼魚,剛好7個月魚齡了,我的身長30厘米,體重達到200克。再過幾天就是我回歸長江自然水域的日子,我的心情那個激動啊!

這段時間,我在培育基地里生活,也聽科研人員講了不少科學放流的事兒。我知道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們,聽說我們數量特別稀少,就想把我們這些人工培育出的幼魚多多放流進江里。但是千萬不能這么干!科學放流并不是把我們一股腦地投放到長江水中,而是要考慮很多因素——每一次放流,都要選擇合適的季節、合適的江段,放流適宜數量、適宜魚齡的幼魚,這樣才是真正對我們好,能真正起到保護我們的作用。

在放流的前幾天,科研人員給我做了DNA基因測序,確定我確實是中華鱘本鱘,咳,他們真是嚴謹,難道我這個又猛又萌的樣子,還有別的魚能冒充不成?不過我相信他們這樣的考慮是有道理的啦。

測序之后是對我的檢驗檢疫,以確保我在放流之前,身體健健康康,不攜帶病原微生物,這樣既是對我的身體負責,也是對長江水域的生態負責。

接下來就到了放流當天的打標環節了,打標是往我的肌肉里注射一個米粒大小的電子芯片PIT碼,這個芯片相當于我的魚界身份證,我也是有身份證的人了,這個身份證可以在我的體內保存100年呢。

放流前植入電子芯片

十幾二十年后,當我長成一尾體格強壯的性成熟個體,然后在使命的召喚下,我洄游到長江里,漁業部門發現我之后,只需要用一個手持的小機器靠近我的身體,機器屏幕上就能讀出我體內的PIT碼數據,他們就能知道我是哪一年被放流的哪條魚啦。

我一生中都在等待這一天,回歸自然,游往大海,大海的波瀾壯闊、幽暗深邃,才是我的最終歸宿。雖然性成熟后,我會在基因的感召下洄游長江產卵,但產卵結束后,我還是會游回大海,在海底度過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

我知道,我的征途一定是大海,而現在,我想立刻開啟這趟激蕩魚心的旅程。

2023年5月17日是我正式放流的日子,當天上午,位于漢口區江灘地區的武漢漁政碼頭下著毛毛細雨,來自阿里公益、武漢公益流放站、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來自天貓運動戶外愛心商家的志愿者和媒體記者們會聚在這里,共同等待我和幾十個兄弟姐妹們現身。

天貓運動戶外愛心商家代表

漢鼎、BKK、川澤、六魚、小鳳仙參與放流

我被從繁育池中撈出,裝入雙層塑料袋里,水里被注入了充足的氧氣。運到漁政碼頭后,我被放進一個裝著長江水的塑料桶中,我需要在那里適應自然的水體約半小時。之后,一雙戴著消毒橡膠手套的手將我從桶中撈出,輕輕把我放入了長江水體中。

接觸長江的一剎那,我的內心是多么喜悅和激動啊,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戀戀不舍地和養育我們多日的科研人員告別,感謝他們的精心照料,讓我們不僅避開了被天敵吃掉的厄運,還長出了強健的體魄。如今,我們要去自然天地里闖蕩了,我們的任務是盡快適應自然環境,讓自己長得更加強壯。

順利的話,再過2個月,我們就能到達長江入海口,在那里逗留一段時間,逐漸適應淡水與海水交混的環境。大約9月份,我們會頭也不回地扎進遼闊的大海,在那里自由生長、自在遨游。但我們絕不會忘記故鄉,十多年后,待我們性成熟之時,我們一定會奮力游回長江,再來與你們相見!請你們也一定不要忘記我們,耐心等我們回家!

看到這里,如果你也為我高興,如果你想支持我和我的種群盡快恢復,我要真誠地感謝你,好人一生平安!有一個簡單便捷的向我們表達心意的辦法,我想推薦給你——現在打開淘寶,在搜索框輸入“長江瀕危魚類回家”,就可以在彈出來的寶貝詳情頁里捐贈你的善款了。

“長江瀕危魚類回家”是愛德基金會聯合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發起的公益項目這次活動是在阿里公益的支持下,由天貓運動戶外聯合天貓超級品類日和愛德基金會一起落實的一次特別放流。通過像這樣在漁政部門指導下建立合法的放流場所和公益放流站,做示范性放流和宣傳,“長江瀕危魚類回家”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加入行動,幫助長江瀕危魚類重回長江,貢獻于長江大保護。

說起來都是淚,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多樣的生命,它曾經是400多種魚類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然而近50年來,由于受到多種人為因素的影響,長江水域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極速下降,白鱀豚、白鱘相繼絕跡,我們中華鱘和長江鱘都已多年未見自然繁殖,連“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的數量也僅存1249頭左右……

說到這里,我很難過,真希望十年禁漁期過后,長江的生態得以很好地恢復,重新變回那條風光迤邐的母親河!到那時,我也應該性成熟了,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游回來,履行我的故鄉之約!

“公益寶貝”在支持許多個

這樣的公益活動

再告訴你一件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現在打開淘寶,在搜索框里輸入“公益”二字,進入彈出來的“愛心足跡”,然后你就能看到你支持過的“公益寶貝”啦。原來,如果你購買了愛心商家設置為“公益寶貝”的商品,在你確認收貨之時,愛心商家就會從你的購買額中捐贈2分錢給某個公益項目,讓許多圍困在困境中的生命獲得公益上的幫助。

不要小看這2分錢,數據表明,阿里作為全國范圍內最早的電商公益平臺,發起“公益寶貝”計劃17年來,一共有800萬個愛心商家聯動7億名消費者捐贈了數十億元善款,幫助了國內外約5000萬人次受益。

有了“公益寶貝”計劃,你的每一次買買買的行為,都擁有了特別的意義。說不定,我和我的兄弟姐妹的人工培育和科學放流,其中就有你貢獻的一份愛心呢!

雖然最近這兩年,我國每年在長江流域放流約3億尾中華鱘幼魚,但科學家們也老實承認,他們并不知道這種放流會不會真的對扭轉我的種群的命運產生實質性的效果,要留待十多年后,看有沒有較多的性成熟個體游回長江流域自然繁衍后代,那時才能知曉。

在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保護措施之前,只有不斷地人工繁育、科學放流,我們才有機會在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將種群個體保持在一定數量,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恢復在野外的自然繁衍。

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真心希望我們這些“水中大熊貓”瀕臨滅絕的命運,能和陸地大熊貓一樣得到逆轉,讓我們一切攜手努力,逆天改命吧!

閱讀 154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