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鴛鴦愛上了北京城 城市公園漸成野生動物樂園
2019年3月14日上午,記者在北京動物園西北側水域的湖心島看到,公園飼養、獸醫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野生鴛鴦搭建人工巢箱。據悉,從2009年北京動物園開始實施“野生鴛鴦保護項目”至今,公園的科研人員模擬自然繁殖條件,共在園區內安裝了人工巢箱150個,10年間越來越多的野生鴛鴦選擇“定居”在北京動物園,在這里求偶、產卵、繁殖、生活。根據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組織志愿者發布的北京五環以內野生鴛鴦的分布調查顯示,北京動物園內的野生鴛鴦數量占到了30%以上,城市公園儼然已經成為了野生動物自由棲息的樂園。
在城市園林保護野生鴛鴦
北京市民對鴛鴦并不陌生,以往在城區里春秋遷徙季、繁殖季的就能看到它們。2009年前后,每到冬季也會有大群的鴛鴦來到北京動物園越冬,水禽湖、瀛湖、長河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鴛鴦的棲息地要求有一定的森林覆蓋和良好的水域環境,因此它們也成為了一個區域生態狀態是否良好的重要指示物種。”北京動物園動物生態研究室主管崔多英介紹,“2009年,為了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中野生鴛鴦的保護和監測,北京動物園成立課題組,對城市園林中的野生鴛鴦進行研究保護。”
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表示,野生動物研究與保護是現代動物園承擔的重要社會職能。北京動物園從2009年開始開展鴛鴦的繁殖生態學、棲息地選擇與利用、遷移與擴散等研究。
人工“樹洞”成鴛鴦新家
鴛鴦是中型的樹棲游禽,它們白天在溪流水面活動覓食,夜間飛到林間樹枝上休息。每到3-4月份繁殖期,水岸邊高大柳樹和楊樹的天然樹洞就成為了鴛鴦們的最愛,它們反復檢查樹的高度、樹洞的深度和內徑、洞口的朝向等因素,確保產卵繁殖的安全。
但是一個適合做巢的自然樹洞并不容易找到,所以人工巢箱便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人工巢箱根據鴛鴦喜愛的天然樹洞尺寸而量身定制,箱底到洞口安裝了鐵絲網,方便小鴛鴦出巢時用小爪子抓住鐵絲網向上攀爬從而達到洞口。
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天安裝的人工巢箱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方形的木質巢箱,還有一種是原木制作的仿生態巢箱。人工巢箱通過高梯、高架車懸掛在水域中心及附近的柳樹上,這便成了鴛鴦們的新家。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告訴記者:“每年三四月份都是鴛鴦的繁殖季,鴛鴦產卵都是在水域旁的樹洞上,符合條件的天然樹洞很少,今年北京動物園將會在全園安裝31個人工巢箱,通過這種人工巢箱有效地緩解了鴛鴦的‘住房難’問題,保證它們平穩度過繁殖季。”
北京動物園內安裝的人工巢箱都是根據鴛鴦喜愛的天然樹洞尺寸量身定制的木質巢穴,在箱底到洞口安裝了鐵絲網,方便小鴛鴦出巢時用小爪子抓住鐵絲網向上攀爬從而達到洞口。這些人工巢箱都被懸掛在鄰近水邊的高大樹木上4至12米不等的位置。樹洞里還有更多的秘密,為了更好地研究鴛鴦繁殖的習性,科研人員挑選了一些天然樹洞和人工巢箱,在這些樹洞內安裝了紅外線攝像頭,即便在光線很暗的條件下依然能夠看清楚洞內的情況。
據悉,2014年位于北京動物園的重點實驗室動物遺傳繁育研究室主管由玉巖博士牽頭申報以“鴛鴦繁殖、巢位選擇及棲息地忠誠性研究”為題進行立項研究,“這項研究主要是以人工巢箱條件下鴛鴦的棲息環境為基礎,對鴛鴦的繁殖生物學、棲息環境、巢址選擇及棲息地忠實性等方面開展研究,為的就是讓野生鴛鴦更好地繁殖、棲息在北京動物園”,由博士告訴記者,2017年“一種用于招引鴛鴦的人工巢箱”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
今年,鴛鴦的人工巢箱又有了新變化,“今年我們計劃制作10-20個原木材質巢箱,一部分用于鴛鴦,一部分用于水禽湖各個島上野鴨的繁殖,原木更加接近自然,對高溫天氣的隔熱效果更佳”,北京動物園獸醫院臨床獸醫吳秀山告訴記者,這種原木材質的巢箱取材均來自砍伐的原木,仿制成原始巢穴,采取固定高位懸掛的方式,每年繁殖季結束后不再收回,大大提高了鴛鴦的利用率。未來,通過不間斷的研究,人工巢箱將慢慢脫去“人工”的外衣,在制作、懸掛的過程將不斷融入自然巢箱的因素,仿造天然的美感,讓鴛鴦更好地繁殖。
人工孵化令鴛鴦種群發展不斷壯大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鴛鴦是雁形目鴨科中的小型鴨類,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選擇山間溪流、沼澤、湖泊等處,常見于闊葉樹林環繞的沼澤、蘆葦叢生的水面。北京市民對鴛鴦一定不陌生,以往在城區里只有春秋遷徙季、繁殖季的時候才能看到它們,但是現在冬季也能看到,每到冬季便會有大群的鴛鴦來到北京動物園越冬,水禽湖、瀛湖、長河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鴛鴦的棲息地要求有一定的森林覆蓋和良好的水域環境,因此它們也成為了一個區域生態狀態是否良好的重要指示物種”,崔多英博士告訴記者,“2009年為了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中野生鴛鴦的保護和監測,北京動物園專門成立課題組,以‘北京地區野生鴛鴦繁殖生態學及保護策略研究’為題,專門對城市園林中的野生鴛鴦進行研究并加以保護,并著手開展鴛鴦的繁殖生態學、棲息地選擇與利用、食性與采食行為、遷移與擴散等科學問題研究。”
據介紹,每年4月份,鴛鴦陸續進入產卵孵化的季節。鴛鴦的窩卵數一般在10-12枚,卵平鋪于洞底單層排列,雌性鴛鴦在孵化過程中會經常翻卵,以保證每枚卵都能感受到媽媽的體溫,受熱均有。每年繁殖季科研人員都會發現鴛鴦樹洞或人工巢箱里會有30、40只卵,這種現象多為找不到合適巢箱的鴛鴦將卵產在了別人“家里”。一旦出現這種“堆巢”的現象,卵的孵化成功率不過超過50%,為了讓鴛鴦幼崽更好的成活,就需要進行必要的人工孵化。
人工孵化的要求很高,需要科研人員對卵進行測量、觀察發育情況,同時模擬雌性鴛鴦的孵化過程,人工翻卵。鴛鴦的孵化期一般為29-30天,每天需要翻卵四五十次,十分辛苦。孵化成功的鴛鴦在飼養員的照顧下逐漸長大,讓它們融入到野生群體中才是關鍵。在青年鴛鴦放飛野外前夕,科研人員都會為其制作環志,以便更好地觀察人工育幼條件下的鴛鴦是否能夠順利的融入到野外群體中。
2009年7月,北京動物園鴛鴦課題組將18只人工育幼的青年鴛鴦放飛野外,這也是我國首次野外放飛圈養鴛鴦的試驗。到當年11月,課題組檢測到11只存活個體。據統計,從2009年至今,北京動物園野生鴛鴦保護項目已經在北京城市公園和郊區的河湖水域野化放飛鴛鴦259只人工孵化育幼成活的鴛鴦亞成體,并進行了持續的跟蹤監測,通過環志觀察,發現北京動物園野外放飛的鴛鴦有大部分在放飛幾年中成功參與了自然繁殖,為北京地區野生鴛鴦種群發展壯大貢獻了力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