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理論 > 調查報告

高山“藥材村”端起致富“聚寶盆”

媒體:黃巖傳媒集團融媒體中心出品  作者:內詳   專業號:菜頭腎 2021-04-02 09:20:42

上鄭鄉擁有獨特、豐富的生態資源,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種植中藥材。千畝中藥材基地地處該鄉美豐村。近年來,身處綠水青山間的村民,用慧眼捕捉商機,用勤勞自力更生,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通過人工引種,科學種植,形成規模效應,鼓起了錢袋子,過上了好日子。

家門口的“聚寶盆”

汽車盤旋在美豐村的山道上,在路過上坡的黃泥路段時,司機在拐角處猛踩油門,車輪在奮力的打滑聲中沖了上去。過了二十來道彎,群山漸漸明朗,山林濃密,車子在近臨山頂時,停了下來。“這里海拔大概600米,我的藥材基地就在這里”。一下車,美豐村菜頭腎(土太子參)種植帶頭人王天德邊說邊帶著記者往基地走去。

這片種植基地隱藏在密林之中。林木之下,遍地而生的綠色植株就是王天德致富的“綠寶貝”——菜頭腎。眼下,菜頭腎正處于采挖期(夏秋季),每年這段時間,王天德都會接到不少采購商的電話,地里的菜頭腎等的不是銷路,而是更好的價錢。

美豐村所處海拔350米—800米,四周山溝縱橫,山林覆蓋,水氣氤氳,為野生中藥材生長提供了天然溫床,也孕育出了品質優良的菜頭腎。作為滋補藥材,近年來,當地的菜頭腎遠銷各地,深受廣州、香港等地市民青睞。

一直以來,采挖中草藥出售是當地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零打碎敲的采挖并不能為村民帶來穩定的收益。直到王天德的出現,打開了一條人工引種野生菜頭腎的新路子,為村民致富引入“活泉”。2010年,在外闖蕩多年的王天德回到直坑村(美豐村合并前的其中一個村),次年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彼時,村里基本只剩年老的村民,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立足當地,尋求發展,王天德將目光鎖定在家鄉的綠水青山之間。“2011年,野生菜頭腎的收購價每公斤賣到40元左右,如果人工大面積種植的話,收益應該不錯。”捕捉商機,找準出路,2013年,王天德與村民王天飛、林華良三人合伙出資10余萬元,流轉150畝山地,開始規模化種植菜頭腎。之后,王天德帶著家人早出晚歸,上山挖取野生植株進行引種栽培。人工引種的菜頭腎相當于仿野生種植,技術較為簡單,且便于管理,2015年,菜頭腎成熟上市,王天德與合伙人賺到了“第一桶金”——15萬元的收益。

“共享”拓寬致富路

王天德的“致富經”很快引來了村民的效仿。部分村民自發向王天德購買菜頭腎苗根,作為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天德決定免費將五千余棵苗根送給村民。“村民種植積極性高了,種植規模大了,采購的人氣就跟著旺了,我們‘藥材村’的名氣才會越來越響,村民收益才會越來越多。”王天德說。2015年,留守在村里的五六十個村民在王天德的幫助、指導下開始半畝、一畝的零星種植。

村民王天祝就是受助者之一。這幾天,老王的預購電話不斷。一清早,他便忙著上山采挖成熟的菜頭腎,挑選年頭較長,個頭較大,品相好的優先出售。“今年的價格比往年高,一斤賣到了50多元,從3月份到現在,我已經有2萬多元的收入了。”王天祝滿心歡喜。2015年,在王天德的帶動下,王天祝種植了2畝菜頭腎,在接下來的5年間,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目前已達30畝。“多虧了天德的幫助,現在每年收入有四五萬,日子越過越好了。”王天祝說。

今年77歲的王天祝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兒子長年在外經商,自己也會收到贍養費。但是,王天祝選擇勞作,一人包攬了種植、拔草、采挖等所有農活,獨自打理30畝菜頭腎,他說“我要自力更生”。

腰包鼓起的王天祝在鄰里間繼續傳遞著“致富經”。他將自家地里的菜頭腎苗根免費送到貧困村民林文森手中。今年,林文森的十余畝菜頭腎也將迎來采收。

藥材種植漸成規模

美豐村種植的中藥材并非菜頭腎一枝獨秀,三葉青種植也初具規模。種植大戶王天友經過18年的試驗、培育,三葉青從2002年的1平方米發展到如今的50余畝。隨著種植技術和管理的成熟,今年,王天友又試種了3畝引入的新品種——重樓(七葉一枝花)。同時,部分菜頭腎種植戶自發進行改良育種試驗,嘗試利用扦插種植提升中藥材產量。

據統計,目前,美豐村中藥材種植面積共計1000余畝,其中菜頭腎(土太子參)930余畝;三葉青100余畝;重樓15畝;雪里開等其他中藥材約10余畝。2019年,中草藥年產值達600余萬元,僅中草藥一項,人均收入就達4600余元,較2015年增加了3200余元。

破“瓶頸”開“新局”

美豐村藥材種植的技術和管理日臻成熟,嘗到甜頭的村民想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然而,發展遇到了瓶頸。

當前,首當其沖的是銷路問題。數年來,村里的藥材銷售只能被動依靠采購商上門收購,價格嚴苛地控制在采購商手中。規模一旦擴大,意味著成本增加,產量提升。缺乏固定的銷路,對于村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風險。其次,若銷路問題得以解決,藥材的集約化種植需要大面積林業用地,其中適合種植的優質地塊涉及二級公益林開發,觸及了政策紅線。

美豐村中藥材的發展能不能打破瓶頸,完成從初步的財富積累到做大做強產業的蛻變,上鄭鄉黨委政府多方施策,努力為美豐村中藥材發展打開新局面。“下階段,我們將爭取與醫藥公司簽訂保底采購合同,從根本上解決銷路問題,打消種植戶的后顧之憂。其次,深度挖掘和打造‘黃巖源’品牌,提升中藥材附加值。同時,積極與區主管部門溝通銜接,在大政策控制范圍之內,看能不能有新政策的突破。”上鄭鄉黨委書記李浦軍說。

全媒體記者:王姝文、陳建立

視頻剪輯:鄭維倫

小編:何伊璐

責編:葉騁

黃巖傳媒集團融媒體中心出品

閱讀 181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