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提供武漢新冠疫情早期傳播原始數據?官方回應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電 針對中國能否提供武漢新冠疫情早期傳播原始數據這一問題,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專家組中方組長梁萬年22日在北京表示,早期病人數據在武漢疫情期間已全部展示,供中外專家共同研究,只是為保護病人隱私,中國未同意提供原始數據,以及拷貝和拍照,國際專家亦認為這是國際慣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病毒溯源有關情況。梁萬年在會上表示,由中外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始終按照四個共同原則完成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溯源任務,共同制定研究計劃、共同進行現場考察、共同分析數據資料、共同向外展示研究報告和結果。
梁萬年指出,早期病人數據在武漢疫情期間是全部展示的。病人臨床數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實驗室檢驗數據等牽涉到個人隱私,完全泄露違背中國相關規定。當時中國將數據庫集中后與國外專家一起分析研究,只是為保護病人隱私,未同意提供原始數據,以及拷貝和拍照。國際專家亦給予充分理解,認為這是國際慣例。
關于動物研究問題,梁萬年表示,當時到武漢現場工作時,中方已展示市場動物檢測情況。無論是在市場內、市場上游,還是在全國更廣闊領域,無論是家畜家禽,還是中國科學家能夠找到的野生動物,在抗原、抗體方面都沒有發現陽性。
梁萬年指出,蝙蝠作為野生動物研究,在溯源上應作為重點,有蝙蝠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應鼓勵科學家做這方面的研究。動物溯源應作為下一步的重點方向,關注病原體自然進化過程。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武漢病毒所研究員袁志明亦表示,2012年云南省墨江縣通關鎮4名礦工的血清樣品中沒有檢測到蝙蝠冠狀病毒,這表明這些病例與新冠病毒毫無關系。
袁志明指出,RaTG13是武漢病毒研究所團隊在2013年從云南墨江縣采集的生物樣品中檢測到的一個病毒序列,沒有證據表明RaTG13和類似的蝙蝠冠狀病毒與2012年墨江礦工的疾病有任何關聯。此外,在2020年7月24號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石正麗教授專訪文章,也談到RaTG13和新冠病毒之間的進化距離大約是20年到50年。
關于武漢病毒研究所管理的病毒數據庫下線問題,袁志明表示,考慮到病毒所網站以及包括石正麗團隊在內眾多員工的工作郵箱和私人郵箱受到大量惡意攻擊,目前數據庫在武漢病毒研究所內部共享。
袁志明說,項目團隊對數據庫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和系統整理后,將以論文形式發表研究結果,并以可視化方式在數據庫中展示和檢索。這是科技界的慣例,病毒所會嚴格遵循科技界規則展示和共享科學數據。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