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2024年會生多主題論壇丨TNC專家建言《昆蒙框架》落實
論壇現場 | 來源:國合會
10月11日上午,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2024年會主題論壇——“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落實《昆蒙框架》”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論壇由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承辦。
2022年12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COP15)成功達成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昆蒙框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藍圖、明確了路徑。兩年來,各方積極行動,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期間發起《昆蒙框架》實施倡議,陸續發布更新的《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簡稱NBSAP,是各國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要求制定的國家級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和行動計劃),在第六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召開實施倡議國際研討會,調動各方協作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積極性。2024年5月28日,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籌備,生態環境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多邊信托基金辦公室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昆明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
在此背景下,本論壇重點圍繞面向30×30目標的生態保護模式、《昆蒙框架》的資金和資源調動和國合會對全球落實《昆蒙框架》的政策建議等三項議題展開討論。國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國合會副主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執行主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施泰納出席會議并致辭。
Will McGoldrick | 來源:國合會
在“面向30×30目標的生態保護模式”討論單元,TNC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威爾·麥戈德里克(Will McGoldrick)先生就《昆蒙框架》中關鍵的30x30目標分享了三個關鍵點:
首先,注重規劃、監測和報告的整個過程,確保有效實施。“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是各國實施《昆蒙框架》的重要政策指南,中國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發布了更新后的中國NBSAP(2024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在全球范圍內,TNC正在與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合作,支持更新NBSAP。TNC和合作伙伴在此過程中助力各國相關計劃更新并提供各種工具,包括Marxan規劃平臺、實現30x30目標的最佳實踐指南、30x30解決方案工具包等。
其次,將生物多樣性議程納入主流,確保廣泛參與。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已被列為中國國家戰略計劃的優先事項,突出了政府在政策制定、治理和規劃中的主導作用,同時也強調了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的重要性。TNC認識到,國家公園和保護區的治理必須讓所有利益相關方參與,特別是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周邊社區。過去兩年,TNC與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合作,為國家公園系統開發更具包容性的利益相關者參與機制。拓展和建立多樣化的合作在解決資金缺口和實現持久、大規模的保護成果方面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建議采取更具協同增效作用的方法,將更新或修訂的NBSAP納入現有的氣候變化戰略和承諾,反之亦然。國家自主貢獻(NDC)和國家適應計劃(NAP)應被視為補充工具,以支持各國更新的NBSAP的推進實施,并加強保護區的管理和融資。例如,基于區域的目標也應成為氣候承諾的一部分,因為受保護的生態系統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產生了巨大的氣候效益,提高了對氣候影響的抵御能力。
Linda Krueger | 來源:國合會
國合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昆蒙框架》落實專題政策研究外方組長、TNC生物多樣性與基礎設施政策總監琳達·克魯格爾(Linda Krueger)女士主持第二單元“《昆蒙框架》的資金和資源調動”的討論,并在最后對本次論壇進行總結。
論壇現場 | 來源:國合會
10月21日至11月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將在哥倫比亞第三大城市卡利舉行,會議主題是“與自然和平相處”。屆時,各國政府將審查《昆蒙框架》的執行情況。各締約方應表明其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與《昆蒙框架》的一致性。會議將進一步制定監測框架,并推動相關資源調動。
國合會期間,Linda Krueger接受了China Daily的采訪,展望COP16——《Chinese presidency sets tone for COP16》。
相關研究報告
國合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昆蒙框架》落實”專題政策研究(2023-2024)由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首席科學家高吉喜擔任中方組長,由自然向好倡議召集人Marco Lambertini和TNC生物多樣性和基礎設施政策總監Linda Krueger擔任外方聯合組長。該研究深入分析了“30×30”目標實施情況及其有效性(目標3),農業生物多樣性和可再生農業的可持續利用與管理(目標7和10)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資源調動的融資機制和激勵措施(目標18和19),并為中國及全球有效實現《昆蒙框架》目標及相關指標提出了政策建議。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