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政府生物多樣性 > 保護實踐

郴州“兩山”故事丨秀美八面山:生物多樣性探索與保護

媒體:郴州市生態環境局  作者:內詳   專業號:孫瑩 2025-08-31 20:50:46

編者按

當八月的清風拂過郴州的山川林海,我們迎來了第三個全國生態日。今年的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詮釋,也是郴州這片熱土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郴州始終以“守護綠水青山”為使命,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步履堅定。從礦區生態修復的“蝶變重生”到自然保護區的“萬物和諧”,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郴州方案”到“兩山”轉化的創新探索,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畫卷正在湘南大地徐徐展開。

近日,郴州環保微信公眾號推出郴州“兩山”故事專欄,聚焦郴州生態環境保護的鮮活實踐,展現生態文明建設的“郴州答卷”。今天,讓我們共同聆聽《郴州“兩山”故事丨秀美八面山:生物多樣性探索與保護》。

一、基本情況

湖南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南省東南部,桂東縣西部,地處羅霄山脈中南段,南嶺山脈北端,東連湘贛邊界的萬洋山和諸廣山,南抵洪水山,南北長24千米,東西寬21千米,東、東南與桂東縣四都鎮和青山鄉交界,北與炎陵縣相連,西與資興市毗鄰,總面積10974公頃(其中核心區 3137 公頃,緩沖區 2141 公頃,實驗區面積 5696 公頃),保護區內已知維管束植物2259種、野生脊椎動物240種,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植物24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7種。主要保護對象為保護我國分布東緣的銀杉群落;保護我國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植物區系為華東、華南、華中的交匯和過渡保存較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及其生態系統;保護我國保存數量較多,保存面積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南方鐵杉和穗花杉等珍稀森林植物群落。區內生物資源豐富,珍稀動植物種類較多,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2015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評為“銀杉最多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圖片

穗花杉

圖片

鐵杉

圖片

云錦杜鵑

圖片

暗鎖瑚菌屬新種

圖片

銀杉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扛牢生態保護政治責任

近年來,八面山管理局始終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主管部門地精心指導下,始終把筑牢基層黨建引領生態發展作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舉措,堅定不移地扛牢生態保護這一政治責任。一是嚴格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將創建井岡山國家公園作為當前和今后的重要政治任務,嚴格落實保護區“三區”管控要求,立足保護區實際,主動適應新時代生態發展理念,教育和領導全體干部職工在助力構建新時代生態發展格局中展現自然保護區人擔當,不斷以點帶面、以身作則,全面推行以自然保護區為核心帶動力,逐步輻射延申至毗鄰鄉鎮、村組。二是積極與毗鄰周邊鄉鎮加強交流合作。2023年6月26日在省局、株洲、郴州兩地市縣林業局的見證下,桂東縣政府與炎陵縣政府簽訂了《湖南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湖南炎陵縣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連邊界線范圍內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框架合作協議》,全面拉近兩地區社區共管共建合作進程,確保了邊界和睦。管理局與寨前鎮等周邊5個鄉鎮簽訂了睦鄰友好協議,此外我局聘請了16名村務員共同參與自然保護區和國有林場巡護工作,并每年給予毗鄰資興市銀杉村2萬元和炎陵縣紅星橋村1萬元管護費用,用于聘請護林員落實邊界資源管護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共享共建保護管理體系。三是優化人員結構,針對管理局技術人員短缺問題,經申請縣委同意使用縣人才專項編制5名,通過202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員公開招聘,現已招聘農林類碩士研究生3名,本科林學類專業人才2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才短缺的短板。四是守好生態安全底線,嚴格按照森林防滅火阻隔系統和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設兩年行動工作要求,筑牢防滅火防線。在重點防火區域對原生物防火阻隔帶進行了全線撫育和林下林緣可燃物清理,確保了防火阻隔實效,在試驗區內重要巡護步道附近因地制宜修好消防蓄水池,保障了防滅火水源需求。

(二)完善基礎設施,著力優化生態保護基礎能力

2009年保護區總體規劃獲得國家林草局批復,規劃總投資6527.1萬元,2009年一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批復資金1296萬元(其中中央投資998萬元,地方配套298萬元),切實推動了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的發展和完善。項目資金重點用于保護區管理站房、檢查站、瞭望臺、科研宣教用房及設備、界碑界樁和林道路等方面修建。2023年省、市林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給予了項目大力支持,2023年自然保護區保護與監測(二期基礎設施)項目,批復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資金1752萬元,地方支持配套438.37萬元;批準實施2023年能力建設項目,安排中央財政林業草原項目資金895萬元。近年來,在各級部門支持下先后投入了大量資金,推動“人工作業 科技防護”的管護模式,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監測。專業巡護隊每日穿梭山林,鐵塔哨兵、視頻監控、紅外相機、無人機協同作業,構建起空地一體的智能監測網絡,全天候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同時建成10套全天候物種保護與視頻監控預警系統前端、2套無人機航空監測系統,實現野生動植物種群常態化、智能化監測。

(三)致力科研監測,著力推動科普宣教廣泛鋪開

近年來為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區科研水平,我局積極圍繞打造全省生態科研基地目標,積極加大了保護區內科研工作投入。一是開展各類科學考察。利用上級撥付項目資金,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八面山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通過對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植物、昆蟲、魚類、兩爬類進行認真的實地考察,掌握資源現狀,分析資源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對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和制定保護對策提供依據,促進自然保護區的有效管理和野生動植物的科學保護。為更好了解銀杉群落生境信息,通過建設固定樣地,開展水土氣生等生態要素監測,獲取銀杉生態系統結構參數的樣地觀測數據,深入研究銀杉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更有利于科學地開展銀杉繁育與保護工作,保障銀杉生境監測工作長期科學的有序推進。二是著力強化監測能力。立足本位,切實加大了野生動植物保護和監測工作,積極開展監測樣地、樣線建設,去年投入40余萬元新增一批高清野外紅外觸發式相機和巡護終端。切實用好2023年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項目資金,分別建設銀杉群落監測樣地一個、穗花杉群落監測樣地一個,并分別對伯樂樹、鐵杉、穗花杉、銀杉和南方紅豆杉建設了5個極小物種監測樣地,建立監測臺賬,并分析數據用于提供對物種長期觀測與保護的基礎。共設置8條樣線,樣線總長25km,并采購了一批科研監測設備,購置了100臺觸發式紅外相機,廣泛捕捉珍稀野生動植物掠影。三是著力突出宣傳教育。積極參加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日宣傳活動、6.5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利用愛鳥周、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等主題活動開展了科普教育與宣傳活動10次,發放宣傳資料220份,圖冊資料150份。配合桂東縣南嶺自然科普館做好了“兩個基地”即“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港澳青少年研學交流基地”的項目建設、布展等工作安排。加大森林防火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建設了生態保護宣傳長廊;認真編制了保護區珍稀野生動植物簡介內容,采集銀杉及樹皮、穗花杉、南方鐵杉、伯樂樹、銀杏等標本,制作了植物標本并入柜展示;保護區緊跟時代潮流,通過學習強國、新湖南、郴州日報、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開展宣傳報道;參與編輯桂東縣珍稀動植物簡介匯編,利用沙盤模型室、桃遼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八面山苗圃基地,將科研成果展示與科普教育相結合。

圖片

三、特色亮點

(一)著力發揚本土民生文化優勢

管理局深入發掘當地特色資源,結合生物多樣性特色相互發展,提供獨特的戶外體驗。通過收集當地各類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感人淚下的情感故事、催人奮進的紅軍事跡等,例如:毛澤東主席在長征時期路過八面山著過的詩 ?十六字令?山?中的第一首,“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蓖ㄟ^八面山獨特的山色風光,神奇的揭示了長征精神的精髓要義。并結合當地生物多樣性特色,將故事與生物多樣性一同宣傳推廣。近年來受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優勢影響,每年在節假日有登山愛好者進行戶外活動,為加大生態資源保護,在登山入口重要道口設立了檢查卡,軍營鋪管理站在節假日期間每天組織工作人員對登山步道沿線開展垃圾清理行動,在垃圾清理到過程中沿途向登山到游客講解保護自然環境、共建綠色家園到生活理念,呼吁游客能樹立“無痕戶外”“把垃圾帶下山”的環保理念,將垃圾隨身帶走,使大家更能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等重要性。

圖片

(二)抓好源頭防治,著力確保生態環境穩定改善

2017年開展保護區“綠盾”行動以來,我局通過國家遙感監測和自查方式確定疑似問題清單29個,其中小水電站問題8個(核心區3個、緩沖區3個、實驗區2個),基本農田、原住民房屋等問題合計17個,保護區一期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用房被遙感納入疑似問題清單4個,均已全部整改完畢。嚴格做到“舉一反三”,主動壓實保護區基層管理站監管責任,出臺《湖南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保問題排查和巡護管理辦法》,管理站工作人員每月都進行一次“回頭看”排查工作,并建立好排查臺賬,持續確保自然資源持續向好發展。積極開展銀杉極小種群保護項目,制定了《湖南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銀杉保護管理實施方案》,全面進行銀杉普查和掛牌保護,并在桃遼站進行了育種,銀杉面積和數量維持穩定。2024年生態環境部委托南京環境研究所開展八面山保護區生態保護成效評估,評估結果反映了近5年八面山保護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質量等方面穩中有升,符合優秀等級。

(三)著眼長遠發展,著力推動智慧建區落地見效

自2008年獲批升格為國家級保護區以來,在上級部門的重視和關心下,生態質量和資源稟賦得到了充分提升。為全面推動新時代保護區生態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構建智慧保護區為目標,2019年來積極開展了二期總體規劃編制、二期基礎設施項目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編制工作,2023年2月自然保護區二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式批復,5月下達了中央預算內資金1752萬元,積極加強科技巡護加持,為桃遼和軍營鋪管理站配發2臺無人機,用于日常巡護,全面提升巡護面積,彌補以往空白區域的管理。已購買3臺無人機和并在軍營鋪站修建1個小型無人機場,后期進行無人機執照培訓,全面提升護林防火隊伍使用無人機實操能力,保障高質量完成林業系統各項任務。

圖片

四、實踐成效

2023年全省自然保護區工作會議在桂東八面山保護區召開,八面山管理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得到了省市領導和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2024年在生態環境部組織的生態成效評估工作中,獲得了生態成效評估優秀等次。近年來隨著生態保護力度地不斷增加,生態環境越來越優質,保護區內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得到了充分繁衍,數量持續增加。通過綜合科學考察,在保護區新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植物紅豆杉、國家二級野生保護植物狹葉重樓、河南石斛、陳氏獨蒜蘭、江西杜鵑,發現新種有幻角蟻甲屬新種、扁螢屬新種、天門冬科萬年青屬新種、暗鎖瑚菌屬新種。通過銀杉生境調查,完成了4個銀杉典型群落光合特性、土壤理化性質及微生物、生物多樣性調查、大氣環境指標濃度監測和周邊水質監測,并發表科技論文1篇。對新發現的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藏酋猴、白鷴、綠翅金鳩等珍稀物種,積極在中、省、市主流媒體上進行廣泛宣傳報導,充分展現八面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實踐成果,為自然保護區科普宣教和生境研究提供參考。

圖片

藏酋猴

圖片

白頸長尾雉

圖片

黃腹角雉

來源 | 郴州市生態環境局

編輯|唐坤

一審|郭凱 二審|劉珈利 三審|郭會亮

郴州日報融媒體工作室運營

閱讀 10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