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湖科普小課堂:鳥類科普之三寶鳥


它配偶間以漂亮的求愛飛行聞名,羽衣華麗,全身幾為純暗藍綠色。兩肩色鮮亮而微呈藍色;下體色較淡,為藍綠色,越向后羽色越淡;嘴和腳為鮮艷的朱紅色。是價值較高的籠養觀賞鳥。它因為一個誤會,于是就莫名其妙地用了別人的叫聲來作為自己的名字 “佛法僧”、三寶。這就是本期的科普主角—三寶鳥。
學 名 :Eurystomus orientalis
俗 名 :東方寬嘴轉鳥、佛法僧、闊嘴鳥、老鴰翠
特 征 :三寶鳥頭大而寬闊,頭頂扁平。頭至頸黑褐色,后頸、上背、肩、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暗銅綠色。兩翅覆羽與背相似,但較背鮮亮而多藍色。初級飛羽黑褐色,基部具一寬的天藍色橫斑;次級飛羽黑褐色,外翈具深藍色光澤;三級飛羽基部藍綠色。尾黑色,綴有藍色,基部與背相同,有時微沾暗藍紫色。頦黑色,喉和胸黑色沾藍色,具鈷藍色羽干紋,其余下體藍綠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藍綠色。
雌鳥羽色較雄鳥暗淡,不如雄鳥鮮亮。
幼鳥似成鳥,但羽色較暗淡,背面近綠褐色,喉無藍色。
虹膜暗褐色,嘴朱紅色,上嘴先端黑色,腳、趾朱紅色,爪黑色。


習性:?三寶鳥喜歡吃綠色金龜子等甲蟲,也吃蝗蟲、天牛、金花蟲、梨虎、舉尾蟲、石蠶、叩頭蟲等。覓食時常在空中來回旋轉,通過不停的飛翔捕食,速度較快,獵獲昆蟲之后復返原來枝椏。三寶鳥很少到地上覓食。
常棲于近林開闊地的枯樹上紋絲不動,有人走近時,則立刻飛去,偶爾起飛追捕過往昆蟲,或向下俯沖捕捉地面昆蟲。飛行姿勢似夜鷹,怪異、笨重,有時飛行緩慢,長長的雙翼均勻而有節奏地上下擺動,有時又急驅直上,或者急轉直下,胡亂盤旋或拍打雙翅,并不斷發出單調而粗厲的“嘎嘎”聲。三兩只鳥有時于黃昏一道翻飛或俯沖,求偶期尤是。有時遭成群小鳥的圍攻,因其頭和嘴使它看似猛禽。
飛行或停于枝頭時作粗聲粗氣的“kreck…kreck”叫聲。
三寶鳥在云南和海南島為留鳥,在其它地區為夏候鳥。春季于4-5月遷到繁殖地,秋季于9-10月遷離繁殖地。


繁殖方式:卵生,繁殖期為5-8月。營巢于針闊葉混交林林緣高大的水曲柳和大青楊樹上天然洞穴中,也利用啄木鳥廢棄的洞穴作巢。洞中常墊有木屑和苔蘚,有的還墊有干樹枝和干樹葉。一年繁殖一窩,每窩產卵3-4枚。卵白色,光滑無斑。形狀為卵圓形,大小為32-37x26.5-30mm,平均34.9x27.9mm,重12-17g,平均13.9g。雌雄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分布范圍:中國分布: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吉林省長白山、遼寧、河北、寧夏,往南至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島、福建和臺灣。
世界分布:澳大利亞、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文萊、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韓國、老撾、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緬甸、尼泊爾、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所羅門群島、斯里蘭卡、泰國、越南、東帝汶。
保護級別:已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無危物種(LC);
暫未列入《華盛頓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2012)——無危物種(LC)。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