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北京朝陽的這些“病毒偵探”是如何工作的?
2020年12月 19日,時隔152天后,北京又現“中風險”地區,疫情防控形勢驟然緊張。一場場疫情通報,一根根流調線條,向公眾勾勒著疫情形勢的走向。
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詳實的流調信息背后,站著一支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偵查”人員。朝陽區疾控中心疫情處置組的工作人員就是抽絲剝繭、撥云撩霧的“病毒偵探”。為了確保市民的生活不被潛伏的感染風險困擾,至今,他們仍在追蹤著細枝末節的線索,扎實地推進著偵破工作。
“一旦出現病例,最重要的就是給管控范圍劃個合適的‘圈’。”
圈子太大了會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太小了萬一漏掉潛在病例,就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朝陽區疾控中心流行病與地方病控制科科長助理齊嘯說,范圍到底怎么劃,需要流調人員一遍一遍地詢問患者,深入分析患者提供的電子支付記錄,一幀一幀地核對監控錄像……這個過程,比公眾想象的復雜得多。2020年12月14日,北京市確診了一例境外輸入病例,患者住在朝陽區漢庭酒店大山子店。為了最高效地給管控范圍劃好“圈”,當天流調人員通過面對面細致詢問病例,快速回放監控錄像,初步明確了病例活動軌跡,與相關部門一同作出將漢庭酒店大山子店劃定為初步管控區域的重要決定。
為了不放過一個潛在患者,“病毒偵探”的工作不僅僅有主動搜索,必要時還會配合“被動搜索”。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7場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緊急尋人”:“12月12日中午12時至14日下午18時,曾在漢庭酒店大山子店旁的慶豐包子鋪用餐的市民,請主動與朝陽區疾控中心聯系!”就是在這次補充的“被動搜索”中,發現了一例居住在朝陽區酒仙橋大山子北里的4歲患兒,男孩的父親曾前往漢庭酒店大山子店旁的慶豐包子鋪。
讓許多人感到困惑的是,男孩家人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這個小患兒到底是怎么感染新冠病毒的?雖然有專家推斷認為存在物傳人的可能性,但對于“病毒偵探”們來說,這個“案子”還沒破。必須完全排除所有其他將病毒傳遞給男孩的可能性,才能最終下結論,徹底保證疫情不會從這條“支線”再起反復。為此,流調工作者們在公眾視線之外仍開展著大量工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