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故事丨藍色閃電-普通翠鳥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科:翠鳥科 Alcedinidae
屬:翠鳥屬 Alcedo
種:普通翠鳥 Alcedo atthis
翠鳥,一直以來都擁有著較高的曝光度,每當父母帶著孩子在城市公園散步,一只小巧的藍色身影一晃而過,停在水中的一株荷葉桿上,便不免引得一陣愉快的驚嘆。
別看普通翠鳥體型不大,卻一身珠光寶氣,極為好看。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在各種小水體中皆有可能看到,這也讓它們成為公眾眼中曝光度最高的翠鳥。早在古時,它們便已是詩人筆下的常客。
《銜魚翠鳥》
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
擘破得全魚,一點翠光去。
唐代:楊巨源
這種美麗的小鳥,分布范圍極其廣泛,除了分布在中國,它們還分布于其他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普通翠鳥主要以小魚為食,因此最容易發現它們的地方,自然就是水邊。翠鳥常常會貼近水面飛行,邊飛邊發出尖銳的叫聲。跟隨鳴叫,往往能看到它們停歇在水邊的樹枝或巖石上。
停歇的翠鳥通常并不閑著,它們是高效的獵手,眼睛一直注視著水面,一旦獵物出現在合適的位置,它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俯沖入水。
在不少魚群豐富的水域,找不到合適的停歇點,翠鳥則展現了超強的懸飛能力,像直升機一樣,利用高速拍打的翅膀,讓自己的身體懸在空中,以便觀察水面的動靜,只待獵物不留神,便一個猛子狠扎下去。
又長又尖的鳥嘴(喙)像強而有力的鉗子一般,緊緊地夾住獵物,奮力沖破水面,回到安全的停息處。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竟在數秒之內完成。
滑不溜秋的小魚兒,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死的,它們拼命地在翠鳥嘴中掙扎,而翠鳥自有妙招,它們左搖右晃地甩動腦袋,將魚兒重重地砸向樹干,不一會兒,魚兒就昏死過去,認鳥擺布了。
為了避免魚鰭上的尖刺劃破喉嚨,翠鳥將魚兒拋向空中調整位置,將魚頭對準喉嚨后,便一口吞下。
在每年的5-8月,普通翠鳥進入繁殖期,它們通常會選擇在水岸附近的土壁上挖掘洞穴筑巢。這個鑲嵌在土壁上,深達50-70cm的洞穴,為翠鳥寶寶提供了良好的庇護所。
翠鳥媽媽將5-7枚白色的近圓形卵產在巢穴內松軟的沙土上,雌雄親鳥輪流孵卵,20天左右,翠鳥寶寶便破殼而出。這時的親鳥,為了讓寶寶吃得飽,更勤快地打起了魚,經過28天左右的撫育,幼鳥則可像父母一樣成為一個優秀的獵手了。
文字:黑寶
圖片及手繪:舒實、狒狒、網絡
視頻:騰訊視頻
(網絡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