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物種說】今日--爪哇牛鼻鲼(Flapnose ray)
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
(總第965篇)
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目:燕魟目 Myliobatiformes
科:燕魟科 Myliobatidae
屬:牛鼻鲼屬 Rhinoptera
種:爪哇牛鼻鲼 R. javanica
物種概述Summary
中文名:爪哇牛鼻鲼(拼音:zhǎo wā niú bí fèn )
英文名:Flapnose ray
學名:Rhinoptera javanica (Müller et Henle, 1841)
爪哇牛鼻鲼,為牛鼻鲼科牛鼻鲼屬的一種魚類。體長達1m余,體盤寬大呈菱形,寬比長約大1.8倍。為暖溫性近海底棲善于游泳中小型魚類,嗜食貝類。分布于中國南海和東海南部。也被稱為海南牛鼻鲼,Rhinoptera hainanica是其同種異名。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列為:未與評估(NE)
爪哇牛鼻鲼線描圖 作者:李文亮 呂少屏 路安民
命名者:Müller & Henle, 1841
有毒魚類:否
科中文名:鲼科
經濟性:否
科號科名:F058 Myliobatidae
爪哇牛鼻鲼背部和腹部(香港海洋公園)
食用魚類:否
最大體長:150 cm
觀賞魚類:否
其他中文名:叉頭燕魟、飛魴仔、鷹魴、烏魴(澎湖)、燕仔魴(澎湖)
臺灣分布:東部、南部、東北部
模式種產地:印尼爪哇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拍攝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爪哇牛鼻鲼身體扁平,后緣尖銳。頭厚重。嘴大且寬廣,牙齒平板,通常上下顎為7排牙齒。下唇具許多乳頭突起物覆蓋物。鼻瓣邊緣具有流蘇狀構造,下與嘴部重疊。體盤呈鐮刀形或菱形,體盤寬為體盤長之1.5倍。體盤與出水孔位于側面,背鰭呈三角形,小且直立,腹鰭位于體盤基部,尾巴長如鞭形,背鰭后有鋸齒狀的棘刺。背部及腹部體盤表面(包含頭和尾)具有一些細刺。體盤背面呈深灰咖啡色到咖啡色,下面灰白,尾部咖啡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水族館飼養的爪哇牛鼻鲼
棲所生態 Ecology
常大群出現于海中上層,但多半棲于底中水層,卵胎生,食底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類。
爪哇牛鼻鲼背部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分布于熱帶及溫帶各沿海地區。
漁業利用 Fishing
罕見大型魚種,通常由近海底層延繩釣捕獲,具食用價值。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