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雁見證 湘蒙情深——洞庭湖烏梁素海締結友好濕地
在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召開的座談會上迎來了“遠方的客人”,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行蒞臨岳陽學習考察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會上簽訂了《締結友好單位協議書》。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楊盛、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峰、湖南日報社岳陽分社社長徐亞平等相關負責人出席座談會。
楊盛指出,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長江中下游荊江江段南側,地處湖南省岳陽市境內,占地近1100平方公里,區內記錄到鳥類34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白鶴、白頭鶴、東方白鶴、黑鶴、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7種,二級保護的有小天鵝、鴛鴦、白枕鶴等45種;淡水魚類117種;野生和歸化植物1186種。被譽為“拯救世界瀕危物種的希望地”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
一日到暗,雨不斷線。陳峰一行先后來到華龍碼頭、洞庭湖博物館、岳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生物科學館通過了解洞庭湖水系的基本概況、洞庭湖水域的歷史變遷、保護區保護政策機制及通過觀看有關宣傳片,對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位于黃河北端,環境、氣候差異讓保護工作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此行對濕地、動物的保護工作取經不少,鳥類環志工作將是我們下一步加深南北聯系的工作重點。”楊盛表示,“一河一湖,我們因鳥類環志工作結緣,必定會因鳥類環志不斷加深聯系。”
烏梁素海處于洞庭湖小天鵝大雁遷徙的正北節點,兩地保護機構早有合作,而民間觀鳥和護鳥互動也十頻繁。2015年,東洞庭湖保護區放飛小天鵝“春春”(由李宇春放飛)就曾遷徙途經烏梁素海。2016年春天,由洞庭湖志愿者周自然發起“跟著大雁去遷徙“全球候鳥跟蹤守護活動,跟隨“春春”的足跡到了這里,湖南鳥人愛鳥情懷受到烏梁素海保護區的極大尊重。“2018年10月,當得知兩只灰雁戴了定位器從烏梁素海放飛,湘鄂志愿者就滿懷激情地等候它們飛到長江流域。而其中一只被我們取名“灰姑”的灰雁,經陜西韓城,湖北天門南遷,一路受到沿途志愿者的守護,終于在2019年元旦飛到洞庭湖。由于我們的宣傳和守護,沿途民眾得到了很好的宣教,湘蒙兩地媒體都以極大的熱情進行了報道,而“灰姑”也成了網紅大雁。”湖南環保志愿者周自然到激動地告訴記者,2011年起,他發起“跟著大雁去遷徙”護鳥活動,至今己在中俄多處重要濕地立了十塊遷徙保護碑,并組織了四次大型全程跟蹤守護活動。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內蒙古烏梁素海保護站站長馬海明因為候鳥結緣,又因救助放飛灰雁“灰姑”受洞庭湖人民熱烈歡迎。他雖然是第一次來到岳陽,卻受到老友周自然、徐亞平,還有很多粉絲的熱情迎接,真是無比感嘆。“我們的工作意識、工作體系還要向保護區多學習,對保護工作的意志力更是需要向湖南岳陽多學習!”他由衷地說。
因小天鵝結緣,因灰雁灰姑的故事串起黃河長江,感動湘蒙,今天馬海明、徐亞平 、周自然三人五年后再聚洞庭湖,用當年在中蒙邊境的甘其毛都口岸送雁北遷時樣的姿勢,在洞庭湖1號碑前合影,以此紀念“跟著大雁去遷徙”活動十周年。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