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濕地植物科普——忍冬(金銀花)




忍冬(金銀花)唐治國 攝
忍冬(學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別稱:金銀花、金銀藤、二色花藤、二寶藤、右轉藤、子風藤、蜜桷藤、鴛鴦藤、老翁須。忍冬科忍冬屬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可供藥用,亦作觀賞植物。忍冬作為常用中藥,始載于《名醫別錄》,“金銀花”一名始見于李時珍《本草綱目》,已收入中國藥典。
形態特征:忍冬為半常綠藤本,幼枝暗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小枝上部葉通常兩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葉常平滑無毛而下面多少帶青灰色,葉柄長4-8毫米,密被短柔毛。總花梗通常單生于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小苞片頂端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頂端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后變黃色,上唇裂片頂端鈍形,下唇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實圓形,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兩側有淺的橫溝紋。花期4-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熟期10-11月。
生長環境:忍冬在我國各省均有分布,不少地方已栽培生產,其中以河南、山東所產最為聞名。忍冬的適應性很強,對土壤和氣候的選擇并不嚴格,以土層較厚的沙質壤土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壩、瘠薄的丘陵都可生長。
藥用價值:忍冬藤主治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內服外用均可,但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忍冬花性甘寒,能清熱解毒、消炎退腫,對細菌性痢疾和各種化膿性疾病都有效。忍冬花選花蕾肥大、色青白、干凈的,在5、6月間采收,擇晴天早晨露水剛干時摘取花蕾,放置在開闊、通風處曬干或陰干1-2天,至九成干,揀去枝葉雜質。曬花時忌在烈日下曝曬也不能翻動,否則花色變黑而降低質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