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湖濕地家鴨近親斑嘴鴨

六月草豐水甜美,鳧飛鶩游鴨正肥。夏至后,小暑前,湖北孝感朱湖國家濕地公園正是鳥群興旺發達的時節,綠頭鴨、黑水雞、骨頂雞、白鷺、蒼鷺、夜鷺、彩鹮、黑翅長腳鷸等一眾水鳥剛剛完成談情說愛、生兒育女,正逍遙自在地享受生活,其樂融融。而一群群斑嘴鴨與眾不同,它們似乎與人類有緣,不大把近在身邊的行人當“回事兒”,該吃吃、該唱唱,“旁若無人”。
斑嘴鴨如此“不把人類放在眼里”其實也有它的“道理”,因為它們與人類是名副其實的“利益共同體”。

斑嘴鴨是家鴨的祖先之一,最早將野鴨馴化成家鴨的人在中國。據考古發現,早在15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我國境內就有過遠古鴨的蹤跡。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期遺址及浙江河姆渡等新石器時期遺址,都有野鴨的考古發現。
傳說上古時的伏羲氏發明了網罟,用來捕魚捉鳥,所捕獲的鳥類里,就有斑嘴鴨。被馴化后失去飛翔能力的鴨有了一個新名字“鶩”。

我國向來重視家禽飼養,不僅農家散戶養鴨,官府也組織家禽飼養。《周禮·夏宮》記載,戰國時宮中有專管飼養“鵝鶩”的官職,“鳥之可養使盛大蕃息者,謂鵝鶩之屬”。
到了秦漢時期,鴨已經成為中國三大家禽之一,飼養規模位居雞之后。唐宋時期,民間有養鴨專業戶,唐初《括地志》載:“去東湖三四里有村曰楊墩,左右皆楊其姓者。有楊四九者,以養鴨為生,數百為群?!?/p>

明清時,水稻產區還有“稻鴨”這一生態養殖模式。明代《幾亭全集》所說:“鄉民有畜鴨者,放之田間見其搶蝗而食,因捕蝗飼之其鴨極肥大。”自此,稻田養鴨發展至今。
盡管家鴨養殖盛行,但由于人類干擾、環境影響等多種原因,野生斑嘴鴨種群數量仍在下降,斑嘴鴨因之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斑嘴鴨(學名:Anas poecilorhyncha)屬大型鴨類,體型大小和綠頭鴨相似,體長50-64厘米,體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黃色,腳橙黃色。通常棲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動于江河、湖泊、水庫、海灣和沿海灘涂鹽場等水域。善于在水中覓食、戲水和求偶交配。喜歡干凈,常在水中和陸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覺或休息時互相照看。以植物為主食,也吃無脊椎動物和甲殼動物。近來觀察發現,其實它們對魚蝦也十分青睞,常常潛入水中搜尋,到嘴后直接吞掉,干脆利落。

這些年,朱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不斷優化,水草豐茂,魚蝦充足,為斑嘴鴨等一眾水鳥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息家園。據朱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鳥類保護監測中心負責人池清華介紹,“斑嘴鴨種群數量在朱湖逐年增多,由過去的候鳥變成了留鳥?!背厍迦A風趣地說,“為保護斑嘴鴨等水鳥棲息環境,朱湖在濕地周邊擴大稻田5000多畝,修復沼澤、荷塘等適宜生境3000多畝,為它們構建了巨家豪宅?!?/p>

風清荷香透,鴨肥蓮蓬熟。朱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美景,連同與朝日、晚霞齊飛的斑嘴鴨,構成美好的夏日畫卷,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